水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重点工作,“五清”专项行动则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在这场攻坚战中,梅县区畲江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巩固镇村两级河长体系,强力推动“党建+河长制”工作模式,认真抓好江河湖库“五清”专项行动,取得了实效。
开展河长制和江河湖库“五清”专项行动以来,畲江镇党委政府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党政主导、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镇村两级河长“五清”行动专项责任,河长带头巡河治河,组织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参与治河护河,形成党组织书记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治河模式,推动“河长制”实现“河长治”长效工作机制,让河长制工作见于日常、抓在经常、习以为常。
一是采取“网格化”模式落实责任。根据流经村庄河流大小、任务轻重等实际情况,将全镇辖区内大小河流共划分为20个责任河段进行管理,创新工作手段,将全镇60岁以下在畲江居住的有履行义务的300多名党员、45名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当选的48名支委安排进相应河段的村协助河长、河段长共同管理,每段由党员干部负责做好河流沿线清理的宣传工作,认领整治任务。
二是积极发挥头雁作用、党员示范作用和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各村党支部书记积极发挥头雁作用,如杉里村党支部书记杨艳泉、双龙村党支部书记李祺华和红星村党支部书记叶志强等以身示范,带头攻坚破难,扎实做好巡河护河清河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同时各村党(总)支部党员作为政策宣传员和群众参与引导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头做治河护河的践行者和倡导者,如红星村党总支部党员赖召芳、李彩波等积极行动,发现河道沿岸垃圾及时清扫,在河长的带领下,自觉参与江河湖库“五清”专项行动,使辖区内河堤、河道干净整洁;另外,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河湖保护工作中,如郭九华开展协助保洁、宣传政策和发动群众等工作,为河长制工作补充力量、提供信息,加强宣传和建言献策,营造全社会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浓厚氛围。
三是把推进河长制落实作为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中“做”的重要内容,丰富支部主题党日内容,如连江村党支部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定期打捞保洁,基本做到辖区内成江水河道及河岸无杂草、垃圾、漂浮物,通过党组织带动和党员示范带头影响群众,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治理,实现长治久美。
清理非法排污口
完成清理入河排污口5个,禁养区内72家养猪户完成退养,关闭拆除沿河猪舍28间;同时加快推进城乡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和中小河流治理,加强对水体养殖管控,严禁过度投放饲料,造成水体污染。
清理水面漂浮物
采取水面清漂与岸边陆地垃圾清理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清查河湖水面垃圾漂浮情况及其来源,清查、清除河湖管理范围内垃圾堆放点和积存垃圾。
自2018年10月开展“五清”专项行动以来,共投入64.8万元清理打捞包括水浮莲、倒伏竹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动物尸体等漂浮物。
据统计,累计清理河道64.7公里,清理水域面积约0.95平方公里,清理水面漂浮物约1400吨。
清理底泥污染物
全面开展河湖库塘底泥淤积调查,摸清底泥分布、淤积地点、淤积深度、淤积总量等。
据统计,累计清淤中小河道35条,清淤河道长度35.4公里,其中黑臭水体清淤总数4条,已清淤疏浚黑臭水体4条。
清理河湖障碍物
全面清除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障碍物。对主要河流湖泊内阻碍行洪或影响防洪安全的林木、高杆作物、经济作物和钓鱼台、养殖网(箱)等废旧设备设施等进行清理,累计投入31.6万元资金,排查清理河湖障碍物42处。
清理涉河湖违法违建
对违法围垦河道、湖(库),非法侵占水域、滩地等工程设施进行全天后巡查,大力整治河湖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违法行为。目前争取区水务局支持已启动对梅江河150多座钓鱼台进行强制拆除和沿河清漂等工作。
推进双龙水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共投入资金355.93万元进行综合治理,有效解决河道淤塞问题,进一步改善了沿河各村环境。
积极做好沿河生态绿化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绿美南粤”工作和“绿满梅州”大行动,结合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积极做好沿河绿化。
据统计,累计组织200多人到双龙水、成江水等大小河流约12公里沿线两侧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种植红千层、梅花、桂花等1.1万多株树苗,使畲江大小河流两岸增添一片绿意,加快沿线水生态环境修复。
全力推进“一江两岸”景观提升
“一江两岸”景观提升工程项目计划投入2500万元资金,至目前已完成“两桥”亮化、红绿灯建设和桥头公园建设等工程,基本完成梅江河红星段首期1.2公里景观提升工程。
下一步,畲江镇将继续完善“党建+河长制”工作模式,严格落实镇村两级河长制职责任务机制,形成长效化工作机制。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加大日常巡河、清河、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河湖现场巡查和管护力度,重点做好河面河岸保洁,漂浮物、垃圾清理、黑臭治理和岸线管理保护等工作,切实做到河道发现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积极发挥党员在治河、护河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关爱、珍惜、保护河湖浓厚氛围,形成基层党组织引领带动、党员发挥模范先锋、全民积极参与的河道保护治理工作局面,合力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