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梅县区雁洋镇人民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雁洋镇2023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4-05-27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2023年12月在雁洋镇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雁洋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李新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雁洋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广东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起步之年。今年以来,雁洋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统领,以培育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镇为起点,以巩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成效为关键,突出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两大重点,多措并举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更高水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成功入选省级“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

    (一)稳项目,促发展,镇域经济稳步提升。

    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实施“强链延链补链”工程,发挥嘉元科技、超华科技的行业“航空母舰”带头作用,奋力打造全国领先的铜箔生产基地。嘉元科技2023年1-11月铜箔产量已达5.3万吨,旗下两款铜箔产品成功入选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名单,获评广东首批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名单,是梅州唯一入选该名单的企业。超华科技年产600万张高端芯板和锂电铜箔技改项目加快建设。成功引进总投资4.6亿的富华科技、万士达兽药制剂和顶业农牧饲料厂等项目,富华科技高洁净度铜线加工项目实现当年招商、当年投产、当年纳统。今年新培育了超华销售、麒麟油站、鼎盛混凝土等4家“四上”企业。2023年1-10月,雁洋镇规上工业总产值累计58.4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1%,累计排名和增速均居全区前列,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回升向好。

    (二)抓风貌,强管控,乡村环境焕然一新。

    全面贯彻落实坤明书记关于“加大雁洋镇风貌整治力度,作出示范”的调研精神,锚定打造“三色同辉、三产融合、三线同美”代表广东水平的乡村振兴示范带目标,以高点规划、高标推进、高效建成为路径,采取“大兵团”作战模式,雨天动员晴天干,亲自动手齐心干,共拆除老旧危房610座5.2万平方,消除红砖房105座约2万平方,三线整改1.2万处64万多米,提前完成530座民房风貌提升和叶帅故居周边农房风貌项目,全面完成创建省级示范带硬指标、硬任务。严把整体风貌管控关,以实施农房数字化管理系统为突破口,镇村审批实现线上审批和联审联办,已成功录入审批18户宅基地建房申请。坚持“镇村同治”,结合每月1号,15号开展的村庄环境清洁大行动,健全常态化管护机制,有计划、分片区清除村庄卫生死角、积存垃圾、黑臭水体等问题,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长教村成功入选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雁上、长教、南福、塘心和阴那入选省级“百千万工程” 首批典型村。

    (三)重农业,激活力,特色产业做大做优。

    大力发展精细高效农业,成功引进投资5亿元珠海华发现代农业(梅州)示范基地项目,积极洽谈占地300亩的现代智慧金柚项目。全力保障粮食稳产增收,加快高标准农田“一张图”核查,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出台镇级奖补措施,盘活撂荒耕地资源。截至目前已复耕1463亩,完成率96%,已复种1348亩,完成率88%。大力推动金柚、茶叶和金线莲特色产业发展,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提高油茶产业经济效益,今年新种优质油茶80亩,完成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65亩。因地制宜引进社会力量发展蔬菜、丝苗米、真菌种植等高效农业,聘用2名产业村长,持续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稳步提高农村经济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截至目前全镇23个村超过10万元,剩下4个村将在年底前达到10万元。

    (四)筑屏障,谋长远,生态优势持续巩固。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全域土地整治和“三块地”改革,深入实施绿美梅县十大工程,围绕“一河一路一树一花一景一廊道”打造,实行“一包三年,一种五抚育”的造林模式,采用“抽针补阔”的方式,选用开花、木材价值高的树种红锥、木荷等进行套种补植,已完成林分改造2350亩,建成7900亩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特色森林景观和环镇路5.3公里樱花大道。倡导全民开展爱绿植绿护绿行动,推动“四旁五边”见缝插绿,全年新增苗木种植4000多株,松材线虫疫情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获评“2023年广东省森林城镇”称号。落实“五清”“清四乱”,全年清理河道6公里,水域面积0.56平方公里,水面漂浮物约700余吨。今年以来接待游客超155万人次,21家民宿120家农家乐营收大幅提升。

   (五)办实事,补短板,基础设施扩容提质。

    持续推进民生事业,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改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道路交通、农田水利、文化休闲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切实提升群众福祉。高标准推动投资1.88亿元的韩江治理工程(莆里河堤段)项目建设,打造靓丽河岸风景线,已完成项目总量的96%。S224线(雁上至黄坳段)实现沥青全覆盖,示范带创建村主干道全部实现黑底化,东部快线第四标段(雁洋-松口段)建成通车,市政道路里程达20公里,形成了“三横三纵”的旅游道路格局。投入320多万元的S224线连接石楼主干道实现沥青全覆盖,投入300多万元的上村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投入200多万元高标准提升石楼、小都和甲坑等村党群服务中心,为群众办事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老电影院改造提升和甲坑光伏发电项目建成使用。投入320万元实施上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投入120万实施雁下村鸭湖、对坑村径子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全面完成美丽圩镇“七个一”指标任务,获评梅州市美丽圩镇示范镇,基本完成中心镇硬指标。 

    (六)惠民生,优服务,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积极办好民生实事,服务保障困难群众,定期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做好重点人群兜底保障工作,走访民政服务对象、困难群体次数共计4500人次,在长教村建立梅州首家村级慈善超市,被列为梅州市慈善超市示范点。全年开展志愿活动48场,服务群众达3000人次。投入70多万元打造镇综治中心+司法所一体化办公场所,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一站式办理”便民惠民目标。顺利完成2023年客商大会、梅州马拉松赛、省社科普及展演、广东和美乡村健康跑等大型文体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镇敬老院被评为省二星级养老机构。

    (七)转作风,施法治,社会格局和谐稳定。

    全年共开展明察暗访督查23次、监督评议4次,针对查找出的4条作风建设突出问题立行立改,整改率达100%。设立“好差评”评价二维码桌牌等评价机制,多渠道征求意见建议,全面提高政务服务效能,今年以来完成行政审批事项8300余项,扎实开展“八五”普法法治宣传教育7场次,覆盖8000余人。在雁上村试行村规民约户主积分制,量化赋分,定期评比,培育文明乡风。压实全科网格责任,成立镇级义务调解队,打造协调联动综治体系,做好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及时防范化解社会矛盾,2023年共收到信访件21件,已办结17件,受理160件矛盾纠纷,调处152件,矛盾纠纷调处率95%。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对全镇40多家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开展163次专项检查,共计出动检查人员568人次,发现隐患65处,整改完成率100%。加大对农村建房私搭乱建和占林毁林等违法行为的监管打击力度,全年共办理214宗行政检查、36宗行政处罚、1宗行政强制,作出行政处罚罚款45万元。

    各位代表,同志们!2023年雁洋经济社会取得了全面发展的丰硕成果,向广大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镇上下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雁洋镇政府,向人大代表,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镇人民,向关心支持雁洋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集聚不够,转型升级后劲不足。铜箔主导产业上下游链条不够长,农业产业的深加工、精加工做得不够,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二是片区发展不平衡改善不明显。部分村在村集体收入、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三是民生短板较为突出。医疗、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供给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需求,“一老一小”场所还不够完善,污水管网覆盖率不够高等。对此,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认真分析,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今后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广东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坤明书记来梅调研精神,围绕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区委工作要求,把“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作为推动雁洋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和总抓手,把建设好典型镇作为首要目标,立足生态、区位、空间优势,全面提升镇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迅速行动、创新思路、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着力把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奋勇争先打造中心城区卫星城、广东中心镇、粤东旅游第一名镇、梅州经济强镇、三产融合示范镇,以“七个突出”确保镇域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突出实体经济,推动特色产业转化为优势产业。

    坚持稳中有进总基调,树牢产出思维和发展思维,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项目发展和企业技术攻关、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骨干企业,重点发展铜箔产业,持续抓好“四上”企业培育,全力打造以上市公司为龙头,以高端铜箔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强镇。加快推进嘉元科技复合铜箔研发试验线技术改造项目和超华科技年产600万张高端芯板项目建设,促进万士达兽药、顶业农牧饲料等招商引资项目早日投产。深入开展“暖企”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要素保障,优化审批流程,帮助企业向上对接争取奖补政策和资金,鼓励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利用好存量用地空间,通过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土地整理等途径提高用地效率,增加企业用地空间,挖掘企业增资扩产潜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严格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坚持以链招商、以商招商,将“走出去”“请进来”落到实处,推动一批“特大优”项目落户雁洋。依托龙头企业培育和壮大更多市场主体,拓宽本镇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渠道,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就业岗位,稳步提高就业者的收入水平,更好地凸显镇域经济红利效应。

    (二)突出乡村产业,推动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健全常态化管理机制,结合《雁洋镇农村公共基础长效管护工作方案》和村庄环境清洁大行动开展,着力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建设,做好丙雁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后半篇文章”。全力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促进土地流转,防止返荒,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发挥强村公司作用,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做优做强金柚、茶叶和金线莲等特色产业,培育更多的产业社区和产业村长,示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富民兴村。总结提升高枧和塘心做法经验,因地制宜打造更多特色鲜明村小组、自然村,将示范带11个村打造成特色精品村标准,培育更多产业强村、经济强村和旅游名村,吸引优质农旅企业落户雁洋,投资高端餐饮和民宿,开发高品质旅游产品,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

    (三)突出以民为本,推动民生项目转化为幸福底色。

    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加大社保医保、特困供养等民生政策落实力度,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促进群众生活上水平、迈台阶。用活用好上级政策利好,瞄准发展急需,群众急盼,升级急缺的短板方向,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完善基础设施。紧盯“一老一小”,加快建设长者食堂和托儿场所,高效能推动剑英大道提升、镇村污水处理设施、群众大舞台和雁洋讲堂等一批民生项目建设,积极谋划雁洋医院、雁洋大桥和绿美广场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级“百千万工程”项目库,整体提升雁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四)突出绿美行动,推动绿色生态转化为造血势能。

    以入选广东省森林城镇为契机,深入实施绿美梅县生态建设十大工程,全面推动林分优化和林相改造,建设开门见绿、推窗见景、城在林中、村在景中的绿美雁洋。稳步实施市级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点、剑英大道绿化提升、樱花大道抚育提升和石楼古树公园建设,着力打造600多亩的三乡梅花园,谋划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绿美广东示范性自然保护地建设项目,助力雁上村打造省级森林乡村,石楼村建成古树公园,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81%。整合A级旅游景区优质资源、绿美行动新成效、示范带新美景以及夜间光彩新项目,推进雁南飞茶旅深度融合、提升制茶工艺水平,推动A级旅游景区提档升级,串珠成链打造一批新的精品旅游线路,提高餐饮和民宿服务水平,提升叶帅故里吸引力,促进夜间经济发展,推动绿色生态转化为造血势能、宝藏蓄能。

    (五)突出联镇带村,推动不平衡短板转化为发展潜力板。

    擦亮“叶帅故里”名片,充分发挥镇的特色、挖掘村的资源,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巩固创建示范带的工作成效,通过“带上出彩”引领“面上美丽”,带动“全域发展”。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研究定位和主攻方向,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细化村级“百千万工程”工作方案,做到一村一定位、一村一画像、一村一蓝图、一村一计划。加快石楼、小都、甲坑等三乡片区试点村建设发展,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丝苗米、预制菜、真菌种植等高效特色产业,推动各村(居)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在不同的赛道争先进位,打造一批特色乡村、和美乡村。

    (六)突出作风建设,推动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实干实效。

    始终把抓好作风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共梅州市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意见》,落实一线基层工作法,以一以贯之、全力以赴的决心纵深推进机关作风建设。要把作风建设和主题教育相结合,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进一步完善镇村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加大奖惩力度,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把“讲政治、转作风、提效能”的要求不折不扣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推动干部作风“大转变”、机关效能“大提升”,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打造最美镇域乡村。

    (七)突出改革赋能,推动改革成效转化为发展成果。

    坚持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树牢“用户思维”,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持续做好省级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行农房管理智慧平台,加快推进乡村数字化、智能化。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推进全域土地综合试点工作,深入领会全市全域土地整治工作推进会精神,全面梳理全域范围内的土地库存和空间规划,聘请专业团队广东省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典型镇规划进行高标设计,把农村土地集约起来,把闲置房屋盘活起来,腾出发展空间,优化发展格局。

    各位代表,2024年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第二年,是“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发扬雁洋能战斗、敢战斗的优良作风,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乘势而上,再创新局,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高质量地转化为实景图,助力全区打强绿富美新县域展现雁洋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