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梅县区雁洋镇人民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雁洋镇2021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1-12-31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2021年9月27日雁洋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16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雁洋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23456”思路举措,围绕全区争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排头兵奋斗目标,紧紧依靠全镇广大人民群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着力在实体经济、科学发展上使实劲,着力在文化旅游、乡村振兴上下实功,着力在疫情防控、民生实事上出实招,呈现出大局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安居乐业的良好态势。

  (一)五年来,我们坚持发展为先,聚焦产业项目,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一是镇域发展质量逐步提高。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六保”,在大战大考中经受住严峻挑战,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十三五”预期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综合实力取得长足进步。2020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95.4亿元,相比2015年增加2.26亿元,农业总收入从3亿元增长至5.7亿元,年均增长13.5%,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8.3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22万元,突破600万元大关。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98万元,是2015年的1.4倍。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获评“中国十大美丽乡镇”“中华诗词之乡”“中国特色小镇”“国家森林小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广东十大美丽乡镇”“广东十大明星小镇”等荣誉称号。

  二是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提升。以新型工业发展为重点,依托铜箔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服务企业增资扩产、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推动铜箔、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助力梅州打造“中国铜箔之都”。嘉元科技先后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成为全市首家、全省3家之一第一批科创板上市企业。嘉元科技年产3500吨和5000吨高性能铜箔项目建成投产,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成使用,铜箔产能达2.1万吨/年。超华科技年产8000吨高精度电子铜箔工程项目建成投产,投资3.76亿元的年产600万张高端芯板项目开工建设,铜箔产能达2万吨/年,全镇铜箔年产达4.1万吨,约占全国产能的7%。梅州公交盛兴客运投资1.8亿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投产,翔龙科技投资1.16亿元的两期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卡莱轮胎投资3000万元生产线节能环保综合技术改造项目投入使用,先进制造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五年来,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2家,上市公司达到7家。

  三是挂点服务企业更优更实。完善党政领导挂点服务企业机制,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党政领导主动下沉企业、服务一线,定期走访对接,支持配合企业项目用地招拍挂等报批手续,累计为企业提供用地约850亩,协调解决企业厂房建设、配套设施、管线迁移等各类难题40余件,打造“亲清型”政商关系。五年来,累计总投资60亿元的18个重大建设项目加快建设,共完成投资39.55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家,总数达到11家,实现总产值148亿元,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3.3%。

  (二)五年来,我们坚持产城融合,聚焦城镇化建设,全域发展环境整体优化。

  一是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完成新型城镇化“2511”综合试点镇工作,扎实推进省级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建设,完成镇(2016-2035)总体规划、9平方公里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全镇27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S223线省道改线工程(环镇公路)累计完成征地面积600多亩,完成路段清表6公里,建成路模5公里。国有储备用地完成征收面积176亩。完成圩镇主干道4公里的综合管网建设和43户民居外立面提升改造,建成两条长1.5公里的市政道路,形成了“三横三纵”的旅游道路格局。圩镇提质行动成果显著,投入130多万元完成雁洋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统一规范沿街店铺遮雨棚,整治圩镇“脏乱差”现象等。成功创建省级卫生镇,雁上村入选国家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

  文旅品质持续提升圆满顺利举办中国柑橘学术年会现场会、全省 “万企兴万村”现场推进会、第一届广东民宿大会、马拉松赛、金柚飘香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雁南飞投入4000多万元提档升级,擦亮5A级名片。雁山湖投入1亿元完成升级改造,投资1.5亿元的全省首家青少年素质教育综合性专业营地——梅州加业营地已建成开放,投资1.2亿元的大观天下获评3A级景区,全镇3A级以上景区达5家。投资50亿元落户丙村、雁洋的客都人家项目首期已建成开放,三期项目紧锣密鼓加快建设。入选国家级文旅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叶剑英纪念园和故居荣获“元帅之光”称号,叶帅故里·美丽梅县乡村游线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叶帅故里客都人家历史文化游径被列为省第一批历史文化游径,雁上—大坪—塘心—南福—阴那—长教村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长教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阴那村获评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南福村获评省级森林乡村,大坪村获评全市首批“客家美食村”。

  (三)五年来,我们坚持实施乡村振兴,聚焦脱贫致富,美丽乡村焕发新活力。

  一是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在全镇上下与各帮扶单位共同努力下,扶贫工作一户一策、责任到人,全镇165户318人相对贫困户如期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80多万元,实施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兜底保障等2000多个帮扶项目。建立完善防止返贫监测机制,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已脱贫户不返贫。

  二是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深入开展“厕所革命”,积极创建美丽庭院,完成全镇98个自然村环境集中整治,累计拆除破旧泥砖房505间,危旧杂屋218处,乱搭乱建、违章建筑61处,共颁发“地票”218张,完成拆旧复垦面积144亩,新建公厕81座,完成改厕72户,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100%,所有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投资1500多万元建成石窟河沿线美丽乡村精品游线,文社村、东洲村实现美丽蜕变。甲坑、四和、石楼等8个村3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全部纳入示范创建项目库。长教村代表梅州市参加全省《乡村振兴大擂台》,获得小组第二名好成绩。长教村、阴那村成为“万企帮万村”优秀典型案例。莆里、高桥等22个村获评省级卫生村,阴那村成为全区美丽庭院创建示范点。

  三是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积极创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大力发展以金柚、茶叶、金线莲、澳洲坚果等农产品种植、加工和采摘体验为主的现代高效农业。培育了龙头企业18家、合作社38家、家庭农场49家,农业总产值6亿多元。投入450万元建设梅州柚主题文化公园和金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颁发证书6875份。稳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先后划定了16个粮食生产功能区3927亩,确保粮食生产持续稳定。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投入371万元完成甲坑、林农等6个村高标准农田建设2474亩。长教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雁上村、大坪村、阴那村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

  (四)五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聚焦绿色发展,践行“两山”理念结出丰硕成果。

  一是守护碧水蓝天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严格落实“河长制”,持续开展“清四乱”“五清”专项行动,投入4000万元推进丙雁大堤(雁洋段)景观提升工程,依托优美生态风光,打造万里碧道工程试点样板。5年间共清理整治38个排污口,清漂100余吨,清淤河道37公里。加快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2个镇级污水处理站,8个村级污水处理站点。建立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农村垃圾有效处理率达100%。深入开展“绿满雁洋”大行动,累计抚育深山含笑、山杜英、木荷等各类幼龄树木2400多亩。严格落实污染减排和环保责任制,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重点防治, 全力做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水库水质整治工作,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致力维护和谐稳定以和谐稳定为底线,多措并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5年间共受理信访案件246宗,已办结246宗,办结率100%,民事矛盾纠纷558宗,成功调处547宗,调处成功率98%以上,受理农民工欠薪案件12宗,追回农民工工资320多万元。全面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累计开展12轮次宣传活动,严格处置涉黑涉恶线索,全面办结上级交办的16宗案件,未发现涉黑涉恶违法犯罪问题。持续创建“平安雁洋”,完成镇级应急管理“四个一”建设,全镇29个村(社区)全面完成“雪亮工程”建设任务,新增摄像头258个,实现“安全网”全覆盖。积极开展国家反电诈宣传,累计安装反诈APP用户达6000余人。坚持“一岗双责、齐抓共管”,5年间共出动5000多人次对重点企业、道路交通、学校、食品药品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成功创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阴那村被评为梅州市文明村。

  (五)五年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聚焦民生事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一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闻令而动、共克时艰,全镇265名党员干部、300多名志愿者凝心聚力,与广大人民群众构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爱心企业、热心乡贤捐款近30万元、捐助16批次防控物资支持战“疫”,全镇无一例本土感染病例发生。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课,减税降费累计惠及3800多户次,减免税额1.6亿元,减免社保费用3000万元,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快速恢复。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实行严密的网格化管理和风险排查,有力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对重点行业、重点人群优先安排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数已达22000多人次。

  二是民生事业持续发展。兜牢底线民生,实现应保尽保,五年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392万元。投资1.4亿元改建叶剑英红军小学,增加学位近800个,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比例达100%。全镇29个村(社区)实现村村通公交,万人拥有公共汽车15辆以上。累计投入600多万元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做法及成效获国家、省“四好农村路”考核组充分肯定,投入3200多万元基本完成省道S222线南寿峰至南福村段沥青铺设,全镇乡村养护道路总里程达120多公里,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外通内畅。完成永福村1.5公里中低压PE燃气管铺设,服务支持50多户群众使用管道燃气。完成大坪、黄沙等17个村级卫生站升级改造,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大力实施“三好一正”工程,举办“线上+线下”宣传推介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带货、赴圩节、广东高速车主等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力。扎实做好征兵和拥军优属工作,顺利完成每年征兵任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被评为广东省五星级示范退役军人服务站。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

  (六)五年来,我们坚持依法履职,聚焦自身建设,治理服务水平大幅提高。

  一是推动改革成果普惠于民。以列入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扎实推进乡镇体制改革,将原“9大办4中心”组织架构优化整合为“10办5中心一站”, 承接下放事项1905项,建立前台为群众服务、后台为前台服务的管理模式,设立综合、公安、税务、市场监管等7个服务窗口,实行专人专岗,实现审批服务集中办理,年办件量从2900多件增加至9300多件,有效解决群众就近办事需求,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先进经验获宣传推广。

  二是履职能力不断提升。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从严从实抓好省委第十三巡视组和县级交叉巡察第四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累计完成320余件。2021年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全面顺利完成,29个村(社区)全面实现三个“一肩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率达95.4%。统计审计、防汛减灾、民族宗教、工青妇幼、司法、残疾事业等工作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动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各位代表!五年历程充满艰辛,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引领的结果,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与各位代表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全镇人民的集思广益和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雁洋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及关心支持雁洋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认识到,实现雁洋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挑战:在实体经济方面,优质投资项目储备不足,土地和空间等要素供给不能有效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在民生保障方面,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在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上仍需下更大功夫;在城乡发展方面,片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未得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还较为艰巨;在作风建设方面,个别干部担当精神不强,服务效能不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有待增强。对此,我们必须直面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加以解决,决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盼。

  二、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

  未来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双区”“双城”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市委、市政府加快推动梅州苏区振兴发展步步高,区委、区政府高起点打造丙雁片区全域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满怀希望、重任在肩,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区委区政府赋予我们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生态、人文和资源优势,打造生态经济新标杆,为梅县苏区高质量发展、全力争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排头兵,为梅州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而努力奋斗!具体做到“六聚焦”,下足“六方面功夫”。

  (一)聚焦实体经济,在做优做强特色产业上下功夫。

  一是持续培育发展绿色工业。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集中资源要素,扶优扶强骨干企业,全力服务企业增资扩产,大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助力翔龙科技、旭泰能源上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全市打造全国“铜箔之都”为契机,助力培育全区“11115”产业集群。倾力服务保障嘉元科技1.94亿元铜箔处理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和超华科技3.76亿元年产600万张高端芯板项目建成投产,推进2.67亿元的FCCL项目和15亿元年产2万吨高精度超薄锂电铜箔项目动工建设。依托嘉元科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超华科技创新研发中心等,在高端铜箔、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产学研”攻坚,不断提升铜箔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积极谋划建设铜箔新材料产业园,推动形成高端铜箔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全国领先铜箔生产基地。

  二是持续发展高品质文旅产业以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为契机,以入选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试点为突破,以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为起点,整合人文、红色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和产品。积极推动雁南飞、叶剑英纪念园、雁山湖、灵光寺、大观天下、桥溪古韵等景区提质升级,助力打造广东文旅第一镇和丙雁松文化旅游集聚区。充分发挥“客都人家”首期项目客乡老街开街的综合效益,全力推进度假酒店、水上乐园、康养社区等三期项目的建设,积极完善周边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建设,扩大文旅产业规模,推动就地城镇化、景区变社区、社区变街区、乡村变新城,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深入挖掘红色遗址、红色英烈故居等红色旅游资源,修缮中共闽粤赣中心县委机关驻地旧址、中和学校——三乡歼敌旧址、存义堂——陈卜人故居遗址、黄坳革命烈士纪念碑,积极申报梅县区雁洋镇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开设红色专列,擦亮雁洋红色名片。

  (二)聚焦新型城镇化,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

  一是持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总结提升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建设经验,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市域副中心为目标,用足用活驻镇帮镇扶村资金,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公共配套服务,优化圩镇绿化景观提升,打造美丽圩镇示范镇。树立“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理念,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常态化、专业化。加快推进出省快速干道(雁洋环镇路)项目建设,在2022年2月前建成通车。要实施省道S224线雁上圆盘至黄坳段路面改造工程,完成荷树岗等市政道路改造建设,实现对外交通快速化、内部交通便捷化。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丙雁大堤“万里碧道”省级示范工程建设,实施雁洋大堤(剑英大桥至麒麟桥段右岸)、永沙堤、大喜堤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二是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雁洋镇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设施改造升级,打造综合性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积极完善镇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充分利用沿江和公园等区域,建设一批健身活动中心、休闲小广场等场地设施。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以雁南飞、客都人家、大观天下为单位,建设“粤书吧”。大力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好“送戏下乡”“赴圩节”“文艺汇演”等惠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致力发展体育,全力支持富力足球学校打造国家级冬训基地及青训基地。

  (三)聚焦乡村振兴,在抓好三农发展上下功夫。

  一是做实做细巩固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返贫监测、动态帮扶机制,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财政投入、帮扶队伍和工作节奏总体稳定,确保脱贫不返贫。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作用,推动驻村帮扶向驻镇帮镇扶村转变,从帮扶脱贫向帮扶全面振兴转变,从实现全面小康向迈向现代化转变。加快建设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力争到2022年底,选取3-5个基础条件较好的村(社区)建设一批村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充分发挥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上的导向作用,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一体推动镇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

  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大力发展雁洋金柚、茶叶、金线莲、葡萄、澳洲坚果等农产品牌,打造金柚村、茶叶村、旅游村等“一村一品”业态,培育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新建一批面向湾区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水缸子”生产基地。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强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2023年底全镇27个村村集体经济达10万元以上。加快推进南福村梅州柚主题文化公园建设,打造集生产示范、购物、科普教育、休闲观光、娱乐体验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园区。积极培育特色民宿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高度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综合效益。

  做优做美人居环境。投入1670万整体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确保27个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的基础上,打造4个美丽宜居村和2个特色精品村,持续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四小园”建设和破旧泥砖房清理等行动,全面系统、分步实施、一体推进农房风貌提升,全域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推进“1+N”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建设,用好用足“1+N”项目资金,打造乡村风貌精品示范基地。突出“五沿”为重点,推动以鸭湖滨江湿地公园为核心的连线连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高标准打造添溪水系滨江绿带,推动梅江河雁洋段一江两岸景观廊道建设,加快推进剑英大桥到阴那村沿途外立面提升,继续推进文社村、东洲村、对坑村民房风貌管控提升项目。投资4850万元建设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工程,力争2022年2月前圩镇自来水厂建成运行,确保完成全镇98个自然村供水任务,保障安全稳定用水。

  (四)聚焦生态文明,在持续抓好生态建设上下功夫。

  一是高质量抓好污染防治。牢牢把握全区入选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重大机遇,积极谋划“广东南岭山区梅州段(原中央苏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高标准完成中央、省、市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政策部署,巩固拓展生态发展优势。严格落实“河长制”,常态化落实河湖“五清”“清四乱”,加快完善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无害化。统筹抓好水、大气、土壤综合治理,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行动和农业面污染专项治理,推进深化“绿满雁洋”大行动,推进林分改造、生物防火林带、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建设。加快水库水质整治,确保2021年10月底完成整治提升工作。加大企业环保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偷排偷放行为,让生态红线成为不可碰触的“高压线”。

  二是高要求推进生态保护。严格落实林长制,实现“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持续开展“绿满梅州”大行动,助力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强化“包山头”网格化管理,加强护林防火日常巡查和宣传,严控毁林开荒行为,坚决避免森林火灾发生。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地,持续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进和巩固土壤改良项目成果。

  (五)聚焦民生福祉,在发展社会民生事业上下功夫。

  一是着力建设健康雁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完善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的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机制,配强应急队伍,夯实物资保障,压实“四方责任”。充分发挥镇村“三人小组”和大数据监测作用,严控重点人群,规范落实“四个一”健康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加大防控宣传力度,持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做到“应接尽接”“适接尽接”,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开展全民健身和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提升群众的体质健康水平和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十四五”期间,要实现雁洋卫生院升级改造,补齐公共卫生短板,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

  二是着力加强民生保障。坚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开展“粤菜(客家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乡村工匠”等职业技能培训,优先支持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持续扩大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的关爱服务,全面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的救助政策,按照政策及时调整各项社会救助资金,切实解决低保户、特困户等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问题。积极争取乡贤支持壮大教育基金,每年举办奖教奖学活动,不断提升雁洋中学、三乡中学、叶剑英红军小学等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探索镇村学校通过结对共建、师资交流等形式,推动区镇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促进镇村教育均衡发展。推动红军小学人行天桥建设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三是着力建设平安雁洋。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突出抓好城乡燃气、建筑施工、危化品、道路交通安全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严密防控和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坚持以平安建设为统领,推进镇域治理现代化工作,加强综治维稳中心信息化建设,完善基层矛盾纠纷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扩大防电信诈骗宣传,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和新型网络犯罪行为,保障群众财产安全。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严防发生各类治安、刑事恶性案件和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全面精准掌握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矛盾隐患,把各类矛盾隐患疏导在早、化解在小。持续加强森林防火、防汛抗灾、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助力梅州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聚焦廉洁奉公,在强化政府自身建设上下功夫。

  一是坚决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和镇党委决策部署,自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全过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坚决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处。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不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持续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加强基层干部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提升镇村干部“八项本领、七种能力”。

  三是坚决把法治建设贯穿到底。严格依法行使权力,自觉接受人大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坚持树牢依法行政理念,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推进全局工作,不断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扎实开展“八五”普法活动,增强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各位代表,新征程新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乘势而上、感恩奋进,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谱写新时代“叶帅故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