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一、2019年和今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镇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围绕市、区的决策部署,统筹做好新型工业、民生实事、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任务,推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小镇。长教村、阴那村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以雁上、大坪、塘心、南福、阴那、长教6个村为主的美丽乡村线路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长教村还获评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2019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07.2亿元,规上工业企业产值33.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4亿元,税收收入6.8亿元,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80元,经济保持平稳运行。
(一)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实体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以新型工业发展为重点,支持服务企业增资扩产、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推动雁洋铜箔产业、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嘉元科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交易,成为全市首家、全省三家之一第一批科创板上市企业;嘉元科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经发改委等五部委认定正式揭牌,实现全市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零”的突破;嘉元科技投资6.3亿元的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和1.49亿元现有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正在建设,其中年产3500吨高性能铜箔项目已投产;年产5000吨高性能铜箔项目厂房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设备选型和安装工作;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嘉元科技拟投资10.1亿元在梅县区白渡镇投资建设1.5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目前,项目一期正在推进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超华科技投资2.67亿元的FCCL项目以及投资1亿元的办公生活配套项目正在建设中,投资3.76亿元的年产600万张高端芯板项目正在进行环评和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年产2万吨高精度超薄锂电铜箔(一期)项目正在进行开工前期准备工作,超华科技携手上海交大共建电子材料联合研究中心,正共同推进高频高速电子信息传输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翔龙科技投资8600万元的亚微米非金属微粉工程及功能性粉体母粒技术改造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
(二)抓好特色小镇建设,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区两带六组团”和区委“一城两带四组团”工作部署,统筹推进中国特色小城镇、省新型城镇化“2511”综合试点镇、省级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建设。完成了雁洋镇(2016-2035)总体规划和9平方公里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初稿。实施了总投资为6.86亿元的7个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提升道路、供水、垃圾、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构建便捷的“生活圈”。已完成出省快速通道第4标段3.5公里的110多亩的土地征收和12户房屋拆迁、出省快速通道第5标段(环镇路)6.3公里的600多亩土地征收和9户房屋拆迁及6公里路段清表,建成路基约5公里,目前正加快解决征地拆迁遗留问题和路基建设进度;已建成了两条长1.5公里的市政道路,形成了“三横三纵”的旅游道路格局;完成了圩镇主干道4公里的综合管网建设和43户民居外立面提升改造;投资1.4亿元的雁洋中心小学如期于去年9月1日正式开学。
(三)积极发展富民旅游产业,文化旅游品质持续提高
圆满顺利完成了中国柑橘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现场会、2019世界客都长寿梅州马拉松赛和梅县区第十届金柚飘香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进一步推广了雁洋金柚、茶叶、金线莲等品牌,提升了雁洋农产品知名度。大力实施“客家菜师傅”工程,积极引导特色农家乐、民宿产业发展,大坪村入选梅州市首批“客家美食村”,“三舍·花间慢”民宿被评为梅州市首批五星级民宿、荣获“中国民宿时尚品牌”奖、“中国十大必睡·星宿”称号。在全域旅游战略部署下,我镇立足生态资源,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全面抓好景区建设。雁南飞景区投入近4000万元对配套设施和服务质量进行整改提升,整合桥溪古韵旅游资源,将桥溪古韵纳入雁南飞景区,形成茶文化与客家文化、侨乡文化的互补,进一步擦亮了5A级旅游景区金字招牌。投资1.2亿元打造的大观天下文化旅游景区于去年12月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至目前,全镇3A级以上景区达5家。由梅州鼎盛翼天文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落户丙村、雁洋的“中国梅州·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项目涉及雁洋的442亩土地正积极办理用地手续。
(四)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镇村人居环境日新月异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分梯度、分类型创建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制定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完成了全镇27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全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和“美丽梅州•美好家园”环境大提升行动,全镇所有自然村基本完成了“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共拆除218处22900多平方米的危旧杂屋,完成拆旧复垦面积109.7亩,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53处共3200多平方米,共颁发“地票”218张。完成了16宗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全面完成46户卫生户厕和49座卫生公厕的建设任务,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100%。雁上村“美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初具成效,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镇各村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投资1500多万元的石窟河沿线美丽乡村精品游线已全面建成。严格落实镇级河长每旬一次、村级河长每周一次巡河制度,实施“清四乱”“五清”常态化管理,全覆盖、拉网式全面排查涉河问题。已建成2个镇级污水处理站,8个村级污水处理站点。建立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农村垃圾有效处理率达100%,选取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为试点,试行垃圾分类。生态修复和造林7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78.1%,空气质量优良率和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五)切实抓好民生实事,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筹集各类资金280多万元,实施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2050多个帮扶项目,全镇178户336人相对贫困户实现脱贫,脱贫率100%。社会民生事业不断发展,新建成的雁洋中心小学可提供学位1600个,增多了近800个学位,有效促进圩镇人口集聚;围绕“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示范镇”目标任务,镇、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的17个村级卫生站均配备医护人员,保障群众实现“家门口就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推进,全面创建“平安雁洋”,紧密结合“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系统推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妥善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19年共受理信访案件39宗,均已办结,矛盾纠纷67宗,成功调处63宗,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7宗,成功调处6宗,追回农民工工资约230万元。兜牢底线民生,发放低保金233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压实安全监管责任,开展食品抽检87批次,快检食用农产品60批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共出动执法人员730人次对全镇30多家重点企业的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非金属地下矿山等开展专项检查,发现安全隐患40处,完成整改40处。
(六)高标准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按照“先行先试、边试边改”的思路,高标准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优化政府组织架构,将原“9大办4中心”组织架构优化整合为“8办7中心”,理顺了行政管理体制。按照“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的原则,在原有85项镇级事项的基础上承接下放事项1905项,极大扩大了镇级事权。组建具有20名行政执法资格人员的综合行政执法队,实现一个部门统管执法,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良好态势。建立党群服务中心,设立3个综合窗口和公安、税务、市场监管等4个专业窗口,实行专人专岗,实现审批服务集中办理,年办件量从2900多件增加至9300多件,大大提高了服务管理效能。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召开各领域党组织主题教育工作会议14场次,领导班子成员和党组织书记上专题党课或报告个人学习体会合计93次,组织志愿服务5批次,为身边群众办实事好事62件。推动全镇党员干部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初心、担使命,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全力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一是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加强源头管控,严格按照“六个一”的管控措施,对重点管控对象进行管控,做到防控措施“人盯人”。严把城乡“进出口”,科学合理设置27个防疫防控检测点,汇集265名镇村干部和300多名志愿者及群众参与一线疫情防控,做到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二是广泛动员,同心“抗疫”。自2月3日党委、政府发起疫情防控物资捐赠倡议以来,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热心乡贤、爱心企业纷纷积极响应,慷慨解囊助力战疫一线,同舟共济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累计接收疫情防控物资14批次,捐款249360元。三是科学精准防疫,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紧跟疫情防控形势,在确保疫情防控达标前提下,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分类分期分批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复工复产。建立网格专员制度,指派网格专员指导企业完成复工复产准备工作,及时协调解决企业诉求,想方设法协助企业解决口罩、防护服、消毒用品、测温仪等防控物资购置问题,有效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思危才能居安,有备才能无患。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众多困难与挑战:一是受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实体经济面临较多困难,项目建设后劲不足,制约企业发展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瓶颈有待突破。二是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教育、医疗、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供给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三是部分干部尚未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还有待提振。对这些不足,我们今后一定改进工作,敢于担当,加快补齐工作短板,绝不辜负全镇人民的殷切期待。
二、今年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部署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全国“两会”和省委、市委、区委全会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传承好红色基因,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力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一)聚焦疫情冲击,竭力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
严格按照市委、区委工作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
抓实疫情防控。坚持毫不放松常态化疫情防控,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紧盯疫情形势变化,做好学校、酒店、景区等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全面恢复秩序。有序开放住宿、餐饮、文体等生活场所和旅游景区,加快服务行业复市复业,稳住市场主体。全力保障学校复学复课,确保教学正常运转。
力促实体经济。围绕省委省政府“民营经济十条”、区委区政府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广泛宣传暖企稳企政策,助推民营经济做强做大。全力扶持超华科技、嘉元科技、翔龙科技等企业增资扩产、提质增效,保障嘉元科技6.3亿元的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和1.49亿元现有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尽早建成投产;推动超华科技3.76亿元年产600万张高端芯板项目和年产2万吨高精度超薄锂电铜箔(一期)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推动雁洋铜箔产业、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助力梅州打造全国领先的铜箔制造基地。
(二)聚焦特色小镇,全力构建全域旅游格局
按照省新型城镇化“2511”综合试点镇、中国特色小城镇、省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建设要求,着力推动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客家文化旅游、康养产业、足球运动产业跨越发展,深入推进雁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和产城人文“四位一体”。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道路、供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提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水平,构建便捷的“生活圈”。加快推进环镇路建设,确保如期完成今年投资进度。启动自来水厂扩容提质项目建设,全力保障圩镇及周边企业、居民安全稳定用水。完善交通路网建设,启动荷树岗市政道路改造,加快构建雁洋“三横四纵”交通格局。
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客家文化、足球文化、生态文化等资源,加快完善文化旅游产业链,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推进雁南飞、叶剑英纪念园、雁山湖、灵光寺、桥溪古韵、五指峰、大观天下等景点联动发展,扩大文旅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聚度。结合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省级新农村示范片5个村串联打造成为国家3A级旅游特色村。加快雁洋镇文化站公共文化设施改造升级,打造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全面提升雁洋镇文旅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延伸推动雁洋镇文旅产业带发展。
(三)聚焦乡村振兴,着力建设生态富民强镇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动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奋力打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战。紧紧围绕全镇178户336人相对贫困户,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深入推进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等巩固提升行动,健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政策兜底等长效机制,建立完善防止返贫监测机制,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确保已脱贫户不返贫,巩固脱贫成效,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施方案精神和区委区政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12425”工作部署,力争今年21个行政村基本建成干净整洁村,并打造4个美丽宜居村和2个特色精品村。巩固石窟河沿线美丽乡村精品游线提升改造项目建设成果,规划实施对坑村-雁下村沿线美丽乡村项目,推动雁洋镇连线连片美丽乡村建设。严格落实最新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大力规范农村建房行为,坚决整治占用耕地建房等违法违章建筑。完善提升镇村垃圾处理机制,积极探讨村级保洁外包机制,启动镇级垃圾压缩站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垃圾转运处理能力。认真开展“两美”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工作任务。以阴那村为全区“美丽庭院”创建示范试点为契机,在全镇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全面提升农村整体风貌。
持续发展生态富民产业。充分发挥叶帅故里、国际慢城、特色小城镇品牌效应,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积极转化中国柑橘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梅县区第十届金柚飘香文化旅游节成果,科学谋划发展现代农业,积极申报国家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打造高标准、全方面农产品互联网服务平台,做大做强雁洋金柚、茶叶产业,全力打造金柚村、茶叶村、旅游村等“一村一品”业态。大力发展农事体验、农耕文化展示、果园采摘、特色农业观光、特色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特色民宿和特色农家乐,力争全年增加各类特色民宿10家以上。高质量实施“客家菜师傅”工程,挖掘一批隐藏在乡间的客家菜师傅,做好农村客家菜人才的培训工作。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四)聚焦生态治理,努力营造绿色发展良好环境
坚持走生态发展之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结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加大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凝聚工作合力,严格落实巡河制度,积极发挥镇村两级河长“头雁效益”,全力提升河长制工作。强化“五清”“清四乱”常态化管理,加强日常巡查,全面防治河流污染。加快推进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年底前完成8个村8个村级污水站点的建设任务,推动生活污水实现无害化排放,保护水生态、水资源。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确保如期完成今年公厕新建任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进和巩固土壤改良项目成果。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护林防火工作,严控毁林开荒行为,坚决避免森林火灾发生。持续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依托村民理事会推动农村垃圾治理、河道清理、拆废建绿,打造洁净优美的生活环境。
(五)聚焦民生事业,倾力提升群众幸福感
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幸福更有“质感”,让发展更有“温度”。
强化民生保障。坚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抓好精准扶贫户、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全面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的救助政策,按照政策及时调整各项社会救助资金,切实解决低保户、特困户等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问题。
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成立雁洋镇教育发展基金会,支持雁洋中学、三乡中学、雁洋中心小学等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强化卫生健康医疗服务,谋划雁洋医院新建工程项目,补齐公共卫生短板,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持续开展“两美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六乱”和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上下同心,目标同向,力争今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镇”。为解决群众出行和安全需求,拟在S223线剑英大桥至雁上圆盘段建设12个港湾式公交亭,剑英纪念园门口两个公交亭已先行建设。
完善社会治理。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坚决做到“黑恶必除,除恶务尽”,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积案化解力度,以综治信息系统为支撑,建立起覆盖各村(居)、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新体系,积极筹措资金完成14个村“平安村居”视频覆盖,持续推进“平安雁洋”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镇应急(三防)系统标准化建设,建立应急(三防)指挥中心,持续抓好应急管理、防汛防风防旱、森林防火等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聚焦自身建设,致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巩固提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成果,着力推进政府服务标准化建设,最大程度发挥试点改革产生的内生动力和整体效应,努力打造一个更加高效、务实有为、群众满意的人民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引导干部学法用法,加大《民法典》学习力度,推动干部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力争今年扩大至30人以上具有行政执法证的专业执法队伍。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水平。依法定期向镇人大报告工作,主动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做好建议、提案的收集和办理工作。
坚持廉政尽责。严格落实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围绕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需求,惩治扶贫领域、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公共服务行业“吃拿卡要”问题、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保护伞”问题和其他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健全基层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坚持高效服务。持续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效率意识,精简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时限,最大限度方便群众。
各位代表,使命呼唤担当,实干铸就辉煌。2020年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奋力谱写“叶帅故里•文旅名镇”的新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