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工作报告
2013年,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委六届三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围绕上级发展战略和工作部署,科学规划,迅速行动,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宜旅松源。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村经济稳健发展
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加强招商引资,推动全镇经济快速发展。
(一)做大做强烤烟、柚果、粮食生产基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抓好烟叶生产。种植烤烟7311亩(5 •19强降雨洪灾受灾面积2245亩,其中绝收790亩),争取受灾补助109万元,克服困难堵疏结合全面完成烟叶生产收购任务,收购量18547.47担,总收入2025万元,争取到村级烟叶种植管理收购奖励金44.26万元;同时加快总投资2000万元的梅县中心烟站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竣工,室内装修正在收尾阶段,今年初可投入使用,届时全县各烟区镇的烤烟均要到中心烟站备货待调。二是加强金柚生产管理。种植金柚11310亩,蜜柚8810亩,总产量达7856.5万斤。新增19个专业合作社,申报了1个县级农业龙头企业(梅州市泰连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和1个家庭农场(刘仁华山果树农场),培育了2个梅县“十大优质金柚园”。三是抓好粮食生产。种植粮食29000亩,其中优质水稻26713亩,全面完成2013年梅县晚稻创高产水稻示范片建设,达到平均亩产1260斤。
(二)认真贯彻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强化载体建设,发挥资源优势,强化项目落实。全年共引进3个项目投资总额达6.3亿元,分别是投资额6亿元的梅花金御商住楼、1000万元的梅县宏磊材料厂、2000万元的三星级酒店明尊大酒店。
二、以项目建设为主线,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我镇依托中心镇区域优势,围绕全市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及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全年共筹资3800多万元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等,促进宜居城乡建设。一是抓好宜康医院、梅县中心烟站、松源信用社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优化人居和发展环境,黄华先生捐资1400多万元建设的宜康医院已经投入使用,高素质的医疗队伍、先进的医疗设备、优美的医疗环境将使宜康医院成为全市一流的乡镇医院。二是投入90万元组建镇村保洁队伍,筹资120万元高标准建设垃圾中转站,利用好43万元的垃圾压缩清运车,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效率和水平。三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护林防火工作,掀起耕山致富热潮,引进经济能人、外出乡贤投资开发特色农业示范园,变荒山为果园,新种面积3210亩;积极开展“回报家乡一片林”、“回赠母校一棵树”活动,完成造林面积620亩,今年规划6000亩碳汇林。四是全年圩镇新建楼房9000多平方米,合计总投资7000多万元,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五是引导各村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村级积极筹资152万元建设休闲小公园,目前金星东张、青塘村、径口村、白玉村休闲小公园、白玉村游泳池已建成,横坊休闲公园正在扩建,荷玉村、五星村休闲小公园正在建设。
三、以加大投入为契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全年共投入1520多万元完善交通、水利、公共事业设施建设。交通公路方面:投入240万元完成五星、金星、东王、园潭4个村6.85公里长的乡村道路水泥硬底化建设; 投入50多万元建设蒙吉大道圆盘及圩镇彩山规划区水泥路;投入45万元修复水毁交通公路设施。水利设施方面:投入260万元实施桥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入260万元实施松源河小河流域治理桥市段;投入187万元实施新南、豪秀、荷玉、杨阁4个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3500多人饮水安全问题;投入60万元实施乌泥坑小流域治理工程;投入50多万元修复水毁圳道;投入15万元修复松源河堤横坊段护栏;投入13万元完善松源河小流域治理工程一二三四标段河堤;加强小型农田灌区管理工作,投劳折款75万元清淤圳道3万多米计15万方土方。公共事业设施方面:投入10万元安装镇政府LED灯;五星村争取外出乡贤支持投入80多万元安装103盏太阳能路灯;投入23万元完善豪秀村村址建设;投入123万元建设五星蕉岭片老人活动中心,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
四、以改善民生为导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通过开展扶贫工作、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完善社会救济网络等方式,着力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一是扎实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全年共投入帮扶资金210多万元,用于发展公益事业、村集体经济、帮扶贫困户发展生产,解决住房及生活困难等。通过开展种养帮扶、产业帮扶、社会保障帮扶、助学帮扶、改善民生帮扶等,大大改善了三个贫困村的村容村貌,提高了181户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水平。二是扎实做好72户低收入家庭住房改造和226户“两不具备”村庄农户搬迁工作,待验收合格可分别争取到省级帮扶资金108万元和678万元。三是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协助5个村实施“一事一议”项目,争取财政资金36万元;拨付种粮综补、直补资金226.7万元、2012年度生态公益林补偿金58.2万元、家电下乡补贴878台19.8万元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182辆10.2万元。四是完善社会救济网络,着力解决看病难、养老难、就业难问题。关心低保户、五保户、单亲特困母亲、困境儿童等弱势群体,共有低保对象510户1349人,占全镇人口的3.33%,全年共发放低保金155.8万元;发放临时补助款和医疗救助款20.4万元;发放优抚定补款132.7万元,优抚医疗救助及困难救助2.66万元;为20多名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复明手术;加强敬老院管理,五保集中供养29人,分散五保137人,共发放五保供养费用89.6万元;有16名贫困学生分别得到团市委、团区委、茅台集团、梅州市潮汕商会等单位或社会团体共计9.5万元助学金;做好“5.19”和“7.15”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倒塌民房农房统保理赔工作,并将28万元赔付款全额发放到户。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5706人,参合率达99.8%,全年累计为8870人次报销医疗费710.07万元;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五是成功承办闽粤线梅州龙岩创建“平安边界”活动,促进边界平安、稳定、和谐发展。
五、以组织建设为重点,工作作风不断改进
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全面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全镇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一是抓好党委班子建设,制订和完善了党政班子工作、学习、组织生活、纪律条规和议事制度,狠抓了班子成员的交心通气,相互协调,班子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形成了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良好局面。二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深入开展“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学习活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促进勤政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三是抓好干部管理,进一步完善了《会议制度》、《学习制度》、《请假制度》、《镇级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职责、定奖罚、倡廉洁,进一步实行以人为本的制度管人办法,加快干部队伍管理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四是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政治理论、时事政策、法律法规、重大会议精神、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等,为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五是抓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要求,严把党员入口关,党员质量明显提升,全镇34个支部共新发展党员39名,转正党员72名。
六、以统筹协调为抓手,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1、社会秩序稳定和谐。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充分整合资源,落实责任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加大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村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的建设力度,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促进了我镇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扎实做好全国“两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等重大会议和 “梅州月•中华情”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信访维稳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两盗两抢”和“六合彩”赌博等违法犯罪;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坚持铁腕整治,重点加强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及消防、交通、建筑施工、农村宴席、药品等的安全监管,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较好地维护了全镇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全年全镇共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民生通道等信访件34件,受理和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43宗,调处成功率100%,实现了无矛盾激化案件,无群众集体上访事件。派出所共立刑事案件5宗,破3宗;治安案件45宗,已查处结案43宗,治安拘留14人,治安警告1人,无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2、计生工作常抓不懈。采取孕前期监控预警和孕后期督促落实手术措施相结合的方式,以推进社会抚养费征收促进四术落实和推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清扫“四术”库存,确保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升出生人口素质,促进我镇人口计生工作长期健康均衡发展。全年共完成四术555例,其中结扎299例(其中纯二女结扎22例,定点结扎256例),放环220例,补救措施36例,免费优生健康检查182例。我镇的长效措施落实率、长效措施及时率、政策生育率等指标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3、林业工作扎实推进。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依法治林为手段,加强护林防火队伍建设,加强森林管护、森林三防、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积极开展护林防火工作,加强野外火源监管,共发放森林防火年历5000多张,张贴宣传标语300多张,悬挂横额15条,固定防火宣传牌2块。开展林业专项严打行动,依法查处制止毁林开垦、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等违规现象40多宗;依法查处盗伐滥伐林木、非法收购无证木材等林政案件,上报区林业局森林分局案件3宗,大大打击了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分子,全镇林区秩序大大好转,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4、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扎实有效。按照基本农田“七有”、“五不准”要求,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严格执行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制度,严厉打击“两违三抢”行为,把违法违规用地和非法采矿行为处理在萌芽状态,制止查处13户欲非法占用耕地建房,强制拆除2处违章建筑。全年累计上报审批用地76宗,办证16宗。抓好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管理、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等工作。
5、武装工作有新进展。继续完善23个村(居)民兵营“四个基本”建设;依法征兵,确保兵员质量,圆满完成2013年征兵任务;关心和帮助现役军人和退伍军人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困难。
6、文化旅游事业亮点纷呈。投资500万元的红军纪念园完成规划设计、征地等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客家传奇”旅游项目勘测、设计工作。协调抓好寿山恩缘禅寺修缮工程,通过挖掘其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为下来开发王寿山旅游资源奠定基础,目前筹备小组已筹集善款500万元,已到账100万元用于征地补偿,其余400万元用于建设登山路。完成金星村申报第四批广东省古村落工作,做好全国特级文化站申报工作。做好“十二五”自然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共安装788户,实现了户户通全覆盖。投入6万多元完善文化站、文化室设备设施。对辖区内有线电视主干网络进行了改造升级,改造9C线路6公里,7C线路6公里,并更换全新的放大器,分支分配器,整改不合理布线50多处,大大提高了线路质量和收视质量。加强值班、巡查和维护,保障重大会议和重大节庆活动期间安全播出。
二、2014年工作设想
2014年,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创新发展思路,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按照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宜旅松源。重点是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采取措施解决调查摸底中的存在问题,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规范操作流程,优化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实现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率和书记、主任“一肩挑”任职率90%以上。
(二)抓好“客家传奇”项目跟踪服务工作。黄华先生斥资5亿元在松源圩镇彩山规划区建设“客家传奇”旅游项目。明年上半年完成报批手续,2015年下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以客家文化内涵作为支撑,打造集文化、商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农村特色精品工程,以此作为松源圩镇的扩大和延伸,作为建设生态宜居宜旅松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松源人民的幸福指数。
(三)抓好红军纪念园建设工作。拟投入500万元在原农机厂建设红军纪念公园,包括展馆、红色主题雕塑、碑廊碑刻、红色文化墙、纪念亭、绿化休闲区等,多方面、多角度展现革命故园的红色记忆。同时投入100多万元兴建群心桥(农机厂横跨至新南满田),既可改善交通条件,又能把新南、青塘、金星、老街等较多革命旧址、老建筑、多姓总祠连接起来,形成红色、寻根、采风等特色旅游。资金来源主要为老中心烟站处理初步估价200多万,目前已募集50万元桥梁建设资金,仍缺口资金约200多万元。
(四)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湾溪——桃尧黄沙的乡道、福建永定——松源——蕉岭及乡、县道升级改造项目早日实施,优化我镇交通环境。筹资20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完成好上级烟草部门支持投入2200万元建设85座密集式烤房、烟水圳道、烟区道路和购置农机具等,以提高烟农种植热情,扩大种植规模,力争实现烤烟专业镇目标。协助稻丰源公司争取中央农综项目资金600多万元在彩山、横坊、五星、湾溪4个村建设水圳、陂头、机耕路。
(五)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森林资源管护和护林防火工作,提高城乡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水平;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倡导文明新风,建设美丽乡村。
中共松源镇委员会
松源镇人民政府
2014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