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梅县区松源镇人民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度松源镇党委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5-01-26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2014年工作报告

2014年,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胡春华书记来梅调研讲话精神,围绕加快振兴发展“一条主线”,落实粤东西北地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两大政策”,按照“一个目标、三大抓手、两条底线”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宜旅松源。据统计,全年实现社会总产值6.38亿元,同比增长8%;农村经济总收入4.48亿元,同比增长9%;工业总产值2651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42万元;实现工商税收522.8万元,同比增长40%

(一)围绕“一个目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一年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三农”发展的战略部署,掀起科学耕山种果、致富农民热潮,不断做大做强烤烟、柚果、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我镇种植烤烟8000亩,收购量20472担,总收入2025万元金柚种植面积11910亩,蜜柚种植面积9200亩,产量约7126.8万斤;种植粮食29000亩,其中优质水稻26713亩,全面完成2014年梅县区晚稻创高产水稻示范片建设,达到平均亩产1260斤。着力培育和扶持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及发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今年新增4个农产品专业合作社、8个家庭农场;同时,指导合作社利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拓宽市场,增加效益;引导村民做强松源土特产品牌,从家庭作坊向规模化、深加工、精包装方向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效应。

(二)突出“三大抓手”,加快振兴发展

一是大力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积极谋划,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全年共投入5035万元完善交通、水利、烤烟房、公共事业设施建设。交通方面:继续做好总投资168万元完善金星、园潭、湾溪3个村共5.5公里的乡村道路水泥硬底化建设。水利方面:投资260万元实施桥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入600多万元在彩山、横坊、五星、湾溪4个村建设水圳、陂头、机耕路等投入1500多万元修筑和完善五星、新南、横坊、径口、荷玉、白玉、园岭、杨阁等9个村的烟田水利沟渠、三面光圳道13条共计15.3公里,铺筑2条水泥硬底化机耕路1.4公里;投入260多万元修筑径口村岭尾灌区4000多米的三面光圳道;投入10万元继续完善了案桥片供水区和新南村部分自然村的管路近5公里;投入近300万元修建湾溪村塘坝和修复损毁的东王、桥背陂头。烤烟房方面:投入745万元修建93座密集式烤房;投入42万元购置农机具。公共事业方面:投入120万元建成了垃圾中转站并已投入使用;投入300万元建设水质净化厂;投入520万元新建松源信用社,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进入装修阶段;投入70多万元改造白玉村委办公楼、休闲公园、牌坊门楼等项目建设。投入100多万元建设案背村文化公园、村委办公楼、篮球场、道路护坎等。

二是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扎实发展镇域经济。继续深入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发挥我镇乡贤较多且分布行业广的优势,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积极营造良好的招商氛围。至目前,已引进梅县康松体育器材有限公司计划投资4.8亿开发“世纪金郡”地产项目;梅县金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2亿开发“金富碧园”地产项目;广东御元健康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5亿建设产业园;梅州市恒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28亿元开发“恒昌雅苑”地产项目,目前已竣工;梅州客家新世界商业广场管理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500万元实施物业管理。

三是大力抓好圩镇扩容提质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特色宜居城乡。按照“城是宜居区,乡是生态园”的要求,强化规划建设管理,完善公共设施和功能配套。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市场动作、多方筹资”的方针,对圩镇建设制订规划目标和实施方案。引导各村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横坊村、白玉村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镇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今年以来,横坊村、白玉村休闲小公园、健身广场、沿河绿道已建成,案背村健身小广场和村民娱乐小公园正在建设中。

(三)坚守两条底线,致力于社会稳定和生态保护

1、社会秩序稳定和谐。充分整合资源,依据上级文件精神,成立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搭建3个平台6个窗口17个服务项目,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和信访苗头隐患排查制度,排查率100%,对排查出来的矛盾隐患和信访苗头积极化解,有效预防了不稳定事件的发生。全年全镇共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民生通道等信访件43件,受理和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20宗,实现了无矛盾激化案件,无群众集体上访事件。派出所共立刑事案件9宗,破7宗,刑事拘留6人,逮捕5人,取保候审4人;查处治安案件21宗,行政拘留25人,强制戒毒3人,无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决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有地力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较好地维护了全镇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2、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森林管护、森林三防、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二是抓好植树造林,共筹集植树造林资金22.5万元,全面完成造林备耕面积600亩,种植油茶100多亩,做好规划1万亩碳汇林改造工作;在圩镇、村庄、村道两边、房前屋后、宜林荒山、荒地等已种下香樟、罗汉松、桂花等名贵树种8000多株。巩固森林防火工作成效,继续抓好护林防火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投入6万多元购置油锯、割灌机、风力灭火机等新型森林防火器材,切实把森林防火工作抓紧、抓好、抓实。

(四)统筹兼顾,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1、社会民生有效改善

一是扎实开展扶贫工作。全年共投入帮扶资金852.54万元,用于发展公益事业、村集体经济、帮扶贫困户发展生产,解决住房及生活困难等。通过开展种养帮扶、产业帮扶、社会保障帮扶、助学帮扶、改善民生帮扶等,大大改善了三个贫困村的村容村貌,提高了170户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水平;做好73户低收入家庭住房改造和157户“两不具备”村庄农户搬迁工作,待验收合格可分别争取到省级帮扶资金109.5万元和471万元。二是积极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成立镇三农保险服务站,共为种植户理赔21万元;拨付种粮综补、直补资金226.7万元、2013年度生态公益林补偿金50.8万元、家电下乡补贴236681.19万元;发放2012年年度省、区基本农田保护专项经济补偿金77.08万元。三是社会保障全面落实。全镇共有低保对象577户共1455人,占我镇人口的3.59%,共发放低保金265.24万元;发放临时补助款和医疗救助款27.19万元;发放五保供养费用95.9万元;发放高龄老人补(津)贴29.98万元;发放优抚定补款130.07万元,优抚医疗救助及困难救助4.22万元;为37多名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复明手术;为17名贫困学生争取到团市委、团区委、叶剑英基金会、梅州市湖南商会等单位或社会团体共计7万元助学金;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4671人,参合率达99.3%

2、人口计生目标全面完成

2014年,我镇顺利开展了人口数据推进工作,人口数据各项指标准确率均居全县前列。我镇户籍人口43671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8640人。全年人口出生527人,人口出生率12.12‰,政策内生育率达92.03%;出生男女性别比为100103,全镇共完成结扎354例,其中定点结扎314例、纯二女扎21例,放环175例,补救措施33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43例,征收社会抚养费3810557元。全年查环查孕率为86.56%。总的看来落实力度得到了加强,各项指标都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

3、国土管理扎实有效

按照基本农田“七有”、“五不准”要求,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成立“两违三抢”联合执法队签订巡查责任书进一步加强土地巡查执法监察工作,把违法违规用地和非法采矿行为处理在萌芽状态。全年累计上报审批用地86宗,办证41宗;申报确权7宗,办证7宗;抓好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管理、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等工作。

4、自身建设明显加强

一是自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坚持把教育实践活动的落脚点放在加强作风建设、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和推动加快转变松源发展方式上,用工作的实效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新成果,重点着力解决了一系列事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抓好干部管理,进一步完善了《会议制度》、《学习制度》、《请假制度》、《镇级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职责、定奖罚、倡廉洁,进一步实行以人为本的制度管人办法,加快干部队伍管理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促进了勤政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围绕选优配强班子这一目标,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规范操作流程,在3月底圆满完成了全镇23个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实现了书记、主任“一肩挑”95.7%、“两委”交叉任职率达89.6%四是抓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要求,严把党员入口关,党员质量明显提升,今年共吸收预备党员17名。

5、文化事业有新发展

金星村成功通过了广东省第四批古村落地验收工作;荷玉村、黄坑村建成了文化休闲公园;黄坑村古民居友睦楼被梅州市文广局列为我镇农村文化俱乐部的示范点;蔡蒙吉故居申报成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投入40万元对我镇辖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信号质量全面提升,节目数量由24个频道增到69个频道,用户数量由2200户增至2900户。

二、2015年工作打算

2015年,是加快振兴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宜旅松源的关键之年,我们要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粤东西北地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两大政策”及梅县区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等大好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只争朝夕、奋发有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开创松源发展新局面。重点是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梅州市梅县区苏区振兴发展重大项目库》(2014-2020)要求,积极谋划省道223线梅县区松源至松口段公路改建工程,X025X072线松源宝坑至松口蓬下段、X022线松源至福建洪山段升级改造工程,松源湾溪至桃尧桃源升级改造项目早日实施,优化我镇交通环境;抓好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梅县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湾溪河段;抓好投资3000多万元的乌泥坑水土保持项目。

(二)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继续做好投资2亿元的光伏发电厂和投资5亿元的“客家传奇”旅游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同时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工业项目。继续抓好烤烟生产发展,打造烤烟专业镇。

三)继续抓好圩镇扩容提质和美丽乡村建设

按照圩镇建设规划目标和实施方案,力争在2020年内把松源圩镇扩大到5平方公里的规划蓝图,继续完善公共设施和功能配套。同时,全力抓好2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镇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镇、村环境。

  

  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人民政府

                            201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