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梅县区松源镇人民政府 > 工作动态

梅县区:荒地变良田 “饭碗”端更稳

时间:2023-04-24   来源:梅县区融媒体中心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近年来,梅县区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聚力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聚焦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和春耕生产工作。

微信图片_20230424154019.jpg

      在松源镇一片撂荒地复耕复种项目现场,记者看到,曾经杂树、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已经被整理成了层叠有序的水平梯田地。在松源镇政府的积极推进下,今年起,这片撂荒地将成为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粮田”。

      松源镇人大副主席刘志文:“这里撂荒了二十年左右,这块撂荒地去年在镇政府的推动下进行了复耕,为了抓紧进行复种,前半个月左右就把这里整理好,接着就准备种植玉米。”

2.jpg

      据了解,2022年至今,松源镇通过发动党员干部、乡贤乡亲踊跃认耕撂荒地,共完成了全镇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面积2500多亩。过去被认为无法复耕的山坑田、湖洋田,通过攻坚克难,啃下难啃之“荒”,摇身一变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致富田”。

      松源镇人大副主席刘志文:“我们为了将全镇的撂荒地进行复耕复种,使耕地不会继续撂荒,镇上也想尽办法,动员党员干部带头来承包撂荒地,通过干部带头示范,让群众看到撂荒地可以耕、可以种,而且是有收益、有效益的。”

      这是梅县区全面推动撂荒地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之一。在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的同时,梅县区还通过推进撂荒地灌排水、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撂荒地耕种条件,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在松源镇杨阁村,2022年底复耕的100多亩撂荒地如今水利、道路设施齐全,还种植了烟叶,下半年将全面种植水稻,赋能粮食生产。

3.jpg

      松源镇杨阁村党支部书记丘玉峰:“当时镇党委政府很关心,也协助我们想办法,利用临时拉水管的方式进行灌溉,种上了作物。现在水管拉了,路也通了,下半年种水稻就不用抽水了,比较方便,撂荒地也不会再丢荒了。”

      此外,梅县区还扎实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的托管服务工作,解决由于劳动力老龄化和生产成本高等农户“干不了”、“干不好”和“干了不划算”的问题,促进水稻产业高效发展,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在畲江镇太湖村复耕复种的1935亩撂荒地上,水稻播种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技术人员正在田边将肥料装进无人机,通过操控无人机在稻田上方匀速飞行,喷洒出的肥料像白雾一样飘洒在田间。

4.jpg

      梅州市志颖农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冲冲:“我们今天主要过来这边除虫、喷药、打叶面肥,(无人机)效率肯定比传统的人工更快,正常情况下人工一天最多能打3到5亩田,用无人机一天能操作到200亩左右,所以这个效率是比较高的。”

5.jpg

      当前,梅县区运用生产托管、代耕代种等形式,让农田有人耕、农业生产有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截至今年3月下旬,梅县区已完成春季粮食生产任务72.42%,完成早稻种植10.94万亩、大豆种植0.97万亩、其他粮食1.94万亩。同时,梅县区全力巩固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成果,确保今年底全面完成连片3亩以下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切实保护好耕地资源。


来源:梅县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