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晚稻备耕的时节,我区松源镇广大农户正抢抓农时,翻耕田地,培育秧苗,为晚稻种植做好准备。
记者在松源镇青塘村看到,当地农户正抢抓农时在田间作业,隆隆的机器声在田野回荡。村民梁玉森告诉记者,2019年他在松源镇新南村和青塘村承包了100多亩垦造水田,发展烟稻轮作。如今正是晚稻备耕的时节。
青塘村村民梁玉森:“现在开始打田,育秧也已经完成了,要在7月10号之前全部播种完毕。”
梁玉森说,政府重视粮食生产,推出许多利好政策,更加坚定了他发展农业的信心。
青塘村村民梁玉森:“我们垦造的一亩田有500元左右补贴,撂荒的政府整改好了鼓励农户耕种也有200元一亩的补贴,有政府补贴这一块,对我们农户来说肯定更有信心去耕种。”
在松源镇案背村的党员示范田里,农户正在田间查看秧苗长势,适时排水,保证秧苗健康成长。
案背村村民郭丽凤:“我们19号才开始浸种,21号开始育秧,育秧分了三批。我们的秧苗从育苗开始算118天后,预计十月份就可以收割。”
据了解,案背村的党员示范田曾是一片荒废长达十年的撂荒地。今年4月份,案背村以“支部主导引领、党员示范带动、群众支持配合”的方式,由村经济联合社将100多亩撂荒地进行集约承包,打造案背村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党员示范基地。
案背村党支部书记温德钦:“先把田地进行整合,小田变大田。把山塘水库维护好,让水能够引到这里。现在种水稻,春节前种烟叶,明年端午节前烟叶丰收后再继续轮作水稻,把耕地最大化利用起来。”
目前,松源镇晚稻备耕工作已完成九成以上。晚稻种植后,农技人员将同步跟进管护工作,切实抓好粮食生产。
松源镇人大副主席刘志文:“通过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我们今年能增加2000亩左右的晚稻种植面积。下一步我们镇会组织农业部门,实时跟进晚稻生产情况,指导群众加强田间管理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保证粮食达到丰产增收的效果,完成全年的粮食生产任务。”
来源:梅县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