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梅县区把农村集中供水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不断完善全区农村供水保障体系,成功实现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让广大群众饮上“安全水”、“放心水”、“幸福水”。日前,省财政厅下发《2022年省级涉农统筹整合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梅县区成功获得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攻坚行动省级奖补资金2636万元。
在雁洋镇镇级自来水厂,记者看到,一体化净水机、变频的供水设备等一应俱全。据介绍,雁洋镇镇级自来水厂于去年9月开始启动升级改造,12月底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雁洋镇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雁洋镇自来水厂副经理何德皇:“清水池(容量)、制水设备、净水设备(技术)大大提升了,设备升级改造后日产一万立方(自来水)。比以前水质、(供水)覆盖率也大大提升了。”
在雁洋镇东洲村,记者看到村民李伯和家人正在清洗蔬菜,只见水龙头轻轻一拧,清澈干净的自来水就“哗哗哗”地流了出来。李伯高兴地告诉记者,得益于“农村集中供水”这一好政策,他们现在能轻松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东洲村村民李羡芳:“过去我们这里的水要去运载,十分麻烦,也不干净,现在有自来水,大家没这么麻烦,更主要的是大家的健康有保障,现在水龙头水压也十分大,我们群众十分感谢政府对老百姓健康的关心。”
村民的笑脸背后,既是对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发挥作用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梅县区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所做努力的肯定。去年以来,梅县区为切实解决群众“饮水难”的问题,投入2.34亿元资金分类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及镇级水厂升级改造工程,9万群众基本实现了从“饮水难”到“饮水甜”的跨越式转变。
梅县区村镇供排水服务中心干部 刘文健:“在2021年底,已基本实现了1386个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目前)建了12个镇级水厂,230多个单村的供水站,铺设配套管网是1600公里左右。”
目前,梅县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水质合格率分别达到99%和90%以上,实现了农村集中供水自然村全覆盖,并通过了省级评估获得“良好”等次。日前,梅县区获得省级奖补资金2636万元,为进一步增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供水保障能力、运行管护能力提供了资金支持。
梅县区村镇供排水服务中心干部刘文健:“(奖补资金可以)完善前期的各供水站点,比如厂区硬底化、进厂道路、到户管网,还有改造镇区的老旧管网。接下来我们会利用奖补资金进一步巩固我们2021年底的攻坚成果,进一步完善我区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使百姓能用好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