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梅县区石坑镇人民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石坑镇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1-03-30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在石坑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上

  报告人:魏南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石坑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0年工作

  过去的一年,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发展史上极为重要、极不平凡。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特别是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23456”思路举措,围绕区委加快推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严格按照镇党委的具体工作部署,抓“六保”,促“六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打造美丽幸福和谐石坑。一年来,我镇荣获梅州市文明镇、梅县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先进镇、2020年度先进基层武装部等称号,镇文化站通过广东省综合文化站二级评估,澄坑、澄中、长埔、琴江荣获2020年广东省卫生村,七朱获梅州市文明村称号。

  全年石坑镇税收收入60.9万元,限上批发零售业达2313万元,引进梅州市金丰贸易公司、梅州市金锦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均有不同程度增幅,经济实现平稳发展。

  (一)着力保稳定,织牢疫情防控网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镇上下紧密团结,干群一心,共同织牢疫情防控网。全镇共有300多名镇村干部、党员和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一线,发动党员捐款12万多元,党员参与率排名全区前列。同时,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正常化,为全区抗疫工作贡献了石坑力量。

  (二)着力稳统筹,打赢三大攻坚战

  强弱项,补短板,统筹推进三大攻坚战。一是打好脱贫攻坚战。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至去年底,扶贫攻坚筹集各类资金4500多万元,397户967人实现脱贫,脱贫率100%,4个省定贫困村全部退出相对贫困村行列。全面消灭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空壳村”。一年来,投入财政产业扶贫资金50万元帮助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投入55万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持茶叶种植配套加工生产建设项目,筹集4.7万元组织贫困户进行农技培训,筹集3万多元为全镇有劳力贫困户共209户购买返贫责任保险,筹集4万多元为全镇无劳力贫困人口共243人购买“保尚保”。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河长制,清理河道33公里;进行水源治理,重点开展林塘和黄塘坑水库水质治理,关停一家牛蛙养殖场;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100%;提升村容村貌,清理村巷道、房前屋后、沟渠池6680处,清除违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牛皮癣等1857处;完成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1024间33250平方米,完成村庄乱搭乱建、违章建筑物拆除205处5782平方米;投入250万元实行全镇农村生活垃圾外包服务,实现全镇生活垃圾统一收集、转运和处理。三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坚持过紧日子,严格预算约束管理,压减“三公”经费支出。

  (三)着力织绿网,筑牢生态屏障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一是开展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稳步提升镇绿化率,活立木蓄积量在1300万立方米以上。全年累计完成规划生态修复和造林230亩,森林覆盖率达75.6%。二是强化护林防火措施,保护绿水青山。全面落实梅州森林防火十项措施,实行镇村干部、护林员防灭火网格化管理,加大巡查力度,部门联动,对野外违规用火进行坚决查处。同时,通过组建志愿宣传队、方言故事、安装车载喇叭等立体宣传形式,确保森林防火工作入脑入心。此外,我镇还成立了镇级专业扑火队和半专业扑火队,新购高压水泵等灭火设备,并定期对现有扑火机、车辆等设备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

  (四)着力抢机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是我们农民最为动心的梦想,祖祖辈辈最为深切的期盼,我们切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绘就美丽乡村画卷。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投入300多万元建设“四好农村路” 7.2公里,挖补“畅返不畅”道路整治1万多平方米;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投入300多万元对秀全堤进行升级改造;投入约68万元在县X010线圩镇段铺筑柏油路;实施亮灯工程,在马径琴江路段投入30多万元安装路灯134盏;涉及圩镇、岭村、琴江等12个施工片区的村村通饮水工程已全部完成;镇级污水处理厂、龙塘污水处理站、岭村污水处理站以及自主实施建设的七朱污水处理站均建设完成,逐步投入运行;17个村的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和镇卫生院新综合大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镇公共医疗水平。二是“一村一品”项目稳步推进。我镇成功申报岭村柰李、蓝坑茂谷柑两个“一村一品”项目。岭村村成立石坑苏区柰李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与上市公司海吉星进行产销对接;蓝坑村茂谷柑基地通过聘请贫困户参与种植管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三是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重点对琴江河约10公里进行清淤清障,解决河道不畅问题,同时抓好村居风貌管控和公共绿化提升改造;龙凤、龙塘、七朱、岭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基本完成,完成产值核算共4091.9万元;鼓励群众利用房前屋后隙地规划建设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小菜园等“四小园”,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创建。四是农业生产形势良好。我镇共完成188亩早造水稻新增种植面积,超额完成区下达任务。

  (五)着力惠民心,改善民生实事

  民生服务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始终把民生放在首位,贯穿工作始终。一是抓好退役军人事务站建设及服务管理工作。按照五星级标准,规范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每月定期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定补金,购买2021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二是社会保障工作更加普惠民心。新增低保户22户、退出低保户26户,发放临时救济24.07万元;完成全镇1400多名65周岁以上老人及五保户免费体检工作,为全镇326个计育对象购买2021年合作医疗保险。三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40万元提升镇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投入6万元完善石坑镇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龙凤分站软硬件设施,新建农耕文化陈列馆、农家书屋、阅览室等场室,为群众提供一个学习娱乐休闲的文化场所。四是顺利完成人口普查工作。进一步摸清了我镇的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情况,为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撑。五是关心重视教育事业,在开学前后深入学校调研,为学校纾困解难。2020年争取乡贤和教育部门支持,投入40多万元为石坑中学新建两个多媒体教学平台和用于礼堂提升改造工程;组织协调交通、公路、公安等部门通过设置警示牌等措施,为石坑中心小学解决上下学交通安全隐患问题。六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圩镇商业街进行开发建设,加大招商力度,发挥商业集聚效应,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六)着力抓换届,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选优配强基层“领头雁”,圆满完成我镇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一是全镇18个村(社区)均全面在3月1日前完成村级党组织、村(社区)民委员会、村(社区)监委会和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选出新一届村“两委”干部88名,登记参选村民21625人,参选率达98%,全面实现“三个职位一肩挑”和交叉任职率100%,选举工作走在全区前列。二是干部队伍结构实现“三升一降”。村“两委”成员文化程度明显上升,大专以上学历达43%,妇女干部比例达29%;年龄明显下降,平均年龄44岁,比上一届下降6岁;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中的党员和女性的比例也大幅度上升。

  (七)着力强效能,完善政府自身建设

  履职能力不断提升,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一是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禁毒工作。摸排辖区内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全镇18个村(社区)“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已全面完成。二是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包案”责任制原则,较好地完成了信访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全年无因信访问题处理不当而引发群体性事件。三是征兵、兵役登记和司法调解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共向区征兵体检站输送45名青年进行体检,双合格14人,通过阳光征兵摇号入伍13人;圆满完成105名适龄青年的兵役登记工作;成功调处各类型纠纷92宗,实现矛盾纠纷调处率、防激化率达到100%。四是先后投入10多万元完善镇政府四小场所建设。改造升级宿舍楼、办公楼、饭堂等硬件设施,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五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抓好正常例行检查,同时结合节假日,抓好专项安全生产检查整治工作;在加油站、酒厂、手袋厂、敬老院等举办安全消防等应急演练,确保全镇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六是建立了梅县区石坑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村(社区)成立了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发挥了“两站两员”在农村交通劝导中的作用,确保道路畅通。七是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切实做到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八是工会、残联、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得到进一步体现。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团结齐心、奋发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石坑镇人民政府,对全镇人民的辛勤付出、对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三、今年的工作安排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抓抢国务院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机遇,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围绕中央和省、市、区战略部署,结合我镇实际,重点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筑牢思想根基,奋力开启新征程

  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判断,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机遇,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推动石坑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二)夯实产业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业稳则天下稳。积极落实惠农政策,壮大产业基础,推动石坑振兴发展。一是严格落实返贫动态监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顺应“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新形势新要求,抓抢机遇,促进石坑内生可持续发展。二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努力打造特色精品农业。实施品牌提升工程,依托我镇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精细化打造岭村柰李、蓝坑茂谷柑、龙塘油茶、礤梅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做好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细加工,注重文创提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引导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加强资源整合,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积极培育岭村柰李、龙凤莲子产业,打造一个集采摘、旅游、观光、农家乐为一体的融合发展综合体并推动蓝坑茂谷柑一体化优质高效产业果园建设。三是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农业规模经营化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加大对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同时,引导撂荒地流转规模经营。四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鼓励农户积极创建“美丽庭院”,巩固“省卫生镇”创建成果,开展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创建活动。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统筹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利用,建设一批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

  (三)完善设施建设,逐步提升民生福祉

  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切实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力度。一是继续畅通农村道路,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落实路长制。二是完善村村通饮水工程,推动澄江、澄坑、澄中、澄上片区饮水工程进入设计、招标阶段。三是稳步推进澄坑、澄中、澄上、礤梅四个行政村的污水处理点建设。四是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全面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五是做好史料梳理,讲好红色故事。挖掘葛藤窝烈士纪念碑、东皋公祠等红色资源,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修缮布展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打造石坑镇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六是继续完善琴江、澄江村党群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建设。七是加强村级文化体育、公共照明等服务设施建设。八是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动18个村(社区)千兆电网、第五代移动通信、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九是推进平安法治建设,完善全镇的社会治安、护林防火、国土巡查等情况的预警监控设施,做到及时防范,有效制止。

  (四)牢记为民宗旨,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抓好抓实党史学习教育。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打造模范机关。建立健全政府机关各项制度,完善学习、考勤、财务和物资管理、公务用车、通讯报道、保密管理、卫生管理等各项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提升履职效能。三是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用好用活下放职权。全镇各职能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学习,强化保障,确保职权接得住,用得好。四是做好省委巡视、区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五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解决民生领域的操心事烦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各位代表,新征程要有新担当,新使命呼唤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努力谱写石坑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