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围简介“盘龙围”座落在梅县区石坑镇南部的龙凤行政村,距梅县新城33公里,是龙头村李氏的始祖屋。始建于1480年左右,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后历经多次修缮,保持了原有风貌。2014年1月13日,经梅州市人民政府评定为第二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盘龙围”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客家围龙屋,其风格是由安徽和客家民居为核心。从远处看,“盘龙围”像田中之螺,人称螺蛳吐肉。大门门楣上方现镶有上世纪四十年代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佑任的墨宝“盘龙围”三字。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则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书写的“盘龙围”溜金牌匾,这也是“国共合作”的现实写照。
“盘龙围”设有乡贤榜,从开基始祖到近代展示古今先贤、名人、道德典范。格高名重,念七郎公之裔孙素有崇文重武之风,以耕读传家。自明清时代起,各房拨出一定经费支持优秀学子读书,并设立了“学谷”,用于奖励学子。村中则每年在“盘龙围”举办一次会考,考中前三名者,不仅个人获得重奖,其家庭也会在元宵节“盘龙围”祭祖时获得一桌酒席的奖励。这些举措,使参与者众,获奖者多,影响深远,出现了不少饱学之士,有杰出贡献者不乏其人。几百年来,从“盘龙围”走出来的李氏后裔可谓人丁鼎盛,人才辈出。据统计,其后裔遍布全国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东南亚各国,美国、加拿大等。另据史料记载,“盘龙围”后裔考取明、清代进士、举人的达8人,而监生、贡生等有近239人,有军功官职的有20多人。近代,涌现了国民政府军政部城塞局中将局长李青、29集团军总司令李铁军中将等四位将官。 解放前后,较有影响的还有:建造湛江军港的总工程师李汉贤;广东省设计院总工程师李时清;前任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兼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我国肾脏病学“鼻祖”、内科一级教授李士梅;曾任全国侨联顾问、湖南省侨联主席的李介夫等。而今,“盘龙围”励学风也一直在延续,为进一步弘扬李姓子弟勤奋读书的优良传统,李氏后裔特别是李森等乡贤,发动筹集资金成立了奖教奖学金,对教学显著的优秀教师和学习成绩优异的优秀学生给予奖励,他们崇文重教的理念激励着石坑学子奋发向上,成绩喜人,其中有2位学子分别于2005年、2007年考入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