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梅县区审计局根据区委审计委员会批准的年度项目计划,分别对乡镇A单位负责人、区直B单位原负责人开展了任期履行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组在审前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审计和现场审计相结合,精准发现乡镇A单位存在问题43个、区直B单位存在问题40个。同时审计组及时将审计结果反馈给被审单位及其负责人,按照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和持续整改分类推进整改工作,对于符合移送条件的问题分别移送相关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等进行处理。
乡镇A单位和区直B单位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及时召开支委或党组会议专题研究整改工作,落实责任,认真推进整改。相关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等对移送问题线索积极调查,依法依规进行处理。通过审计,推动完善了制度,促进了规范管理,盘活了闲置资产资金,严肃了财经纪律,提升了联动监督的成效,审计整改和移送问题线索的处理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效。
一是审计整改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审计查出乡镇A单位存在“工程变更不合规、违规提前返还工程质量保证金、未按合同支付工程款、未及时收取工程履约保证金、未按上级财政部门要求编制招标文件”等问题,在整改阶段,促进乡镇A单位制定了《基建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工程责任分工、招标投标、合同管理、工程变更、监理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规范工程建设管理。
审计查出区直B单位存在“公房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公房管理不够规范、公房租金和保证金收缴不够规范”等公有房产管理不够到位等问题,在整改阶段,区直B单位结合实际,出台了《公有房屋和保障性住房服务中心办事公开制度》,明确了公房的租金收缴、出租、修缮、安全及盘活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抓好公房的管理、房租收缴、安全检查和维修养护等工作,按规定将当日现金收取的房租租金缴存至公账,做到日清日结;对辖区内的公房定期进行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维修,2024年1至4月维修公房200多间;并于2024年追回旧欠房屋租金收入10312元;通过在网站、公示栏及招租店铺前张贴招租公告等多种方式,实行公开招租,盘活闲置房产。
二是审计整改促进被审计单位追回资金。
审计查出乡镇A单位存在“违规多计付工程税金、违规发放补贴”等问题,在审计整改阶段,推动追回多付税金2760.77元,追回多发放资金2592.50元。
审计查出区直B单位存在“违规多计付工程税金、违规发放补贴”等问题,在审计整改阶段,推动追回多付税金118531.69元,追回多发放资金1480元。
三是审计移送促进与相关主管部门联动监督。
审计将乡镇A单位“涉嫌扩大业务范围”问题移送其上级部门处理,该上级部门查清情况后责令乡镇A单位停止超出登记范围的业务活动,依据相关条例规定进行警告处分,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20.09952万元、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没收及罚款资金已缴交财政;审计将乡镇A单位“未采取竞争性方式选择定期存款银行且定期存款存期超出规定期限”问题移送财政部门处理,财政部门高度重视,要求乡镇A单位停止违规办理定期存款的行为,对已办理定期存款进行全面清理和整顿,并按规定上缴财政资金1377.03万元至国库。
下一步,区审计局将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安排,持续加强对各领域的审计,探索创新大数据审计与传统审计方式方法的融合,让审计视角更宽广、看待问题更精准、提出建议更贴切。同时扎实做好审计整改的“后半篇”文章,达到“审计一点,规范一片”的目标,为我区“百千万工程”的顺利实施发挥审计的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