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审计局“七五”普法工作总结
2016年以来,梅县区审计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普法相关工作要求,深入开展执法和普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执法和普法任务,不断提高了我局审计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依法审计水平,保障审计事业健康发展,保障各行政事业单位依法理财、依法履职,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的和保障作用。现就我局开展的“七五”普法工作的情况汇报以下:
一、普法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局党组高度重视,将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建立了“七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局法规股和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明确了机构、人员的工作职责。
二是积极征订学法用法相关书籍。我局先后订购了《中国财经法规选编》《中国审计报》《中国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法治宣传学习资料,制作了法制宣传展板,印刷了法制宣传传单等宣传品,营造学法用法氛围,倡导学法用法良好习惯。
三是强化自身普法学习建设。一是局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法、用法,把法律知识学习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建立局党组集体学法制度,每年学法不少于2次,党支部学法每年学法2次以上。二是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宪法》《宪法》修正案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论述;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各项党内法规,增强依法治国理念;学习《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会计法》《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依法审计能力,提高审计业务水平。
四是将普法纳入日常审计工作。我局结合审计工作实际,通过审计项目见面会、审计情况交流会、专项审计调查座谈会、审计整改座谈会等形式,向被审计单位领导、财会人员及相关业务人员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等法律法规。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提高广大财会人员和相关业务人员贯彻执行财经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处理审计工作与法治政府建设关系方面不够完善。少数审计干部认为每年按数量指标完成审计项目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审计质量如何、审计效益如何未深入思考,从而影响法治政府建设的推进步伐。二是审计力量薄弱与审计任务重的矛盾日益突显。审计人员力量严重缺乏,审计单位项目多而繁杂、审计力量单薄等均影响、阻碍了审计全覆盖工作的推进,导致审计的法治政府建设职责没有全面覆盖到位。三是审计复合型人才短缺。受各类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外出组织培训机会少外,走出去与请进来同样难度大,不同程度上均影响到审计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的职能发挥。
三、下一步的打算
一是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水平。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部署,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专项资金等方面,有效纳入审计监督的范围,积极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强力推进数字化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二是进一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高依法审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精神要求,不断增强审计机关各项审计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提高政府审计的公信力。三是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树立法治理念,做到审计程序合法、审计方式遵法、审计标准依法,全面推进审计规范性和法制化建设,确保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将审计队伍打造成对党绝对忠诚、对法律绝对遵从、敢于并善于审计、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审计铁军,为推进宜居宜业宜游“客都明珠˙美丽梅县”作出审计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