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梅县区水车镇人民政府 > 工作动态

“唤醒”古民居,留住古韵乡愁!水车镇大力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

时间:2024-08-26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以入选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为契机,当前,梅县区水车镇正以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区建设为抓手,以“典”带面统筹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和利用,探索传统村落与文化、生态、产业等综合资源联动可持续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客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样板。

2505e90f2af94bff64fdc9ae96754595.png

  群山之下,古村新韵。茶山村是梅县区水车镇灯塔村的一个自然村,一座见证客家人大迁徙的古村,仍完整保存着34座建于明代中后期至民国初年的传统民居,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被誉为“客家民居博物馆”,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e2c400f4eb17d6ac365b1c44f30ecf8a.png

  黄氏祖祠绍德堂是一座距今有500多年历史的宫廷式建筑,它的建筑造型形似蝙蝠,墙壁是百年不腐的“孔子壁”,为歇山式单堂三横屋格局,整座建筑别具一格。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前辈先贤的艰辛创业,让绍德堂及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创毅公祠、司马第等古民居在茶山村依旧熠熠生辉,修旧如旧的石板古道将带状分布的古民居串点成线,有堂横屋、杠屋,也有两形制融合的倾向,依次坐落,呈带状沿山脚布局,体现了对山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以伯荣楼、德崇楼等为代表的较早期建筑,其形制、构造、装饰较为简朴,屋顶及山墙部分为悬山形制,直到晚清、民国时期修建的堂横屋如云汉楼、儒林第等,开始成为硬山形制,建筑用材及营建工艺更为考究,装饰内容丰富了许多。  

f3fcc2dcd6d5daab270ce5060d8940f7.png

  2022年3月,茶山村获得传统村落保护补助资金支持,得以开展一批传统建筑修复、保护工程,全面启动了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建设。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工。

  坚持塑性铸魂,让乡愁有“乡”可寻。水车镇遵照传统建构技艺“修旧如旧”的原则,实施修缮绍德堂、云汉女子学校、大夫第等8座文保单位建筑,利用绍德堂、云汉女子学校进行布展,展示、传承好茶山古村落耕读文化。

  现在的茶山村,连片的荷塘和农田,古井、古树、古桥及多样绿植散落其间,虫鸣犬吠与流水声不绝于耳,古朴的气息随处散发,经过内、外部环境活化绿化美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让游客更容易读懂这里厚重的文化书卷。

3f696822ee53ddc0944c3bcd10860d7d.png

  近年来,水车镇茶山村坚持党建引领,统筹资源禀赋,盘活利用闲置资产,推动“传统村落+产业”“传统村落+文旅”等深度融合,打造丝苗米、莲子等特色农业产业品牌,不断壮大传统村落经济,探索古村落开发利用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