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环境是又脏又差,朋友们都叫我要搬走,现在政府帮我们重新改造小区,让小区变美了,跟‘新小区’一样,大家都很高兴!”正在梅县区新城办西桥头小区散步的居民刘彩中一说起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新变化,笑得合不拢嘴。记者从梅县区新城办获悉,该区首个启动老旧小区改造的西桥头小区近期正式竣工验收,让群众的幸福愿景得以实现。
问需于民——如何改造群众说了算
道路坑洼不平、排水管网不畅、基础设施老旧、车辆乱停乱放等老旧小区的“通病”,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西桥头小区也有。那么要如何改造呢?新城办选择问需于民,在改造工作正式启动前,便抽调街道、社区干部和社工、志愿者成立调查工作组,编制调查问卷,逐户征求群众的改造意愿,积极引导居民参与改造工作。
老旧小区改造消息一出,西桥头小区居民纷纷表示支持。“政府出钱,百姓享受,这样的好事就在我们小区实施,作为居民当然要全力支持和配合。”居民曾纪准说。西桥社区党总支书记温清华告诉记者,西桥头小区共有14栋楼491户,经过前期改造意愿调查,同时成立了西桥头老旧小区改造临时党支部,进一步发挥居民党员的作用,在居民群众中主动发声,听取民意、监督工作,助推改造工作顺利实施。
经过各方协商讨论,西桥头小区坚持以为民惠民为出发点,把铺设沥青道路、划分路面停车线、清理公共排水系统、首层楼梯间增加树脂瓦雨棚,首层铁门和外墙刷漆、“四网融合”整治和美化公共空间等列入改造项目,于2020年6月底正式动工。“这些改造项目是紧贴群众诉求的,我们选取居民最迫切、最需要改造的问题入手,就是为了能有效改善老旧小区居民居住条件。”新城办副主任赖通贤说道。
小区变美——改造成果群众齐维护 记者了解到,新城办启用2020年第二批老旧小区改造中央补助资金,投入480.8万元对西桥头小区进行改造提升,坚持齐抓“面子”和“里子”,不仅完善小区基础设施,同时进行绿化美化提质、服务设施提档等工程,使环境“脏乱差”、设施“老旧破”的现象得到解决。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改造还激发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纷纷参与到小区的建设和管理中来,为构建文明小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添砖加瓦。 改造好的老旧小区要如何才能确保卫生不反弹、设施有维护?新城办党委委员陈雪芳认为,要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三分在建设,七分在管理。她表示,接下来,新城办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小区管理的作用,汇集社区、业委会、物业、“双报到”党员等力量进行“多方共治”,使老旧小区管理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有效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 来源:掌上梅州 重新规划设计的停车区域、粉刷一新的外墙、沥青铺设的道路、加装了客家元素的楼梯间......经过半年的改造,西桥头小区公共配套设施老化等问题得到了解决,让整个小区“绿起来、畅通起来、和谐起来”。“小区内花草葱郁,不再‘抬头望天,满眼电线’,新建的党群之家让居民有了休闲学习之地,还建设了电动车集中充电点,这次的改造真是改到了居民的心坎里,我们住得也更舒心。”居民廖清河点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