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岁的仙湖村村民管颂杨,是个思路开阔,敢想敢干,善于动手的人。在退养之前,仅仅靠夫妻两人,每年养猪200多条,是仙湖村的养猪“大户”,养猪也是一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养猪能够带来一定收入,但也确实存在一些负面问题”,管颂杨告诉我们,因为猪粪臭气、排污等问题,还会被邻居投诉。2018年年初,他投入了一些资金,完善了排污设施设备,污染问题有较大改善,但猪粪气味问题仍未能够完全解决,因此还造成邻里之间不必要的矛盾,这也一直困扰着自己。
环境好,大家生活才能好,乡村振兴极大改善了镇、村的人居环境,乡村发展日新月异,这是众多村民的共同认识。 2018年7月,政府实施退养政策后,管颂杨积极配合响应,成了第一批退养户。
退养之后,该干什么?怎么寻找家里新的经济来源?管颂杨困恼不已。村干部管延胜的到来,给管颂杨带来了好消息。
管延胜是仙湖村的老干部,热心帮助村民的他听说管颂杨退养后苦于寻找发展之路,便带着自己的“致富之方”,主动来到了管颂杨的家中。
管延胜带来的致富之方就是灵芝种植项目。灵芝种植是近年来兴起的绿色种植产业,由于灵芝成本投入相对低,每个菌包仅需2.5元,管理的好每个菌包能产出10克左右的灵芝孢子粉,每斤灵芝孢子粉能卖到600元左右,而灵芝菌还能用于加工灵芝茶和食材等产品,额外增加收入,是现代高质量、高经济价值的优质农业种植项目。老干部告诉管颂杨,目前,整个仙湖村种植灵芝的只有5户,种植的菌包总数大约4000多个,每家的灵芝产品都卖的很好。很具有发展潜力。
听了老干部的介绍,管颂杨有些动心。但灵芝种植、管理的技术要求很高,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湿度、密度以及周围环境要求苛刻,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难以掌握,这对毫无经验管颂杨而言是最大的困难。
为了打消管颂杨的忧虑,拥有多年灵芝种植经验的管延胜拿出老党员的无私精神,表示将全力支持,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技术传授给他。有了管延胜提供技术指导,彻底打消了管颂杨的后顾之忧。经过深去年年底,管颂杨开始为灵芝种植做准备。首先是搭建种植场地。为了节约成本,他仔细参考研究了种植场地的结构,自己购入材料,对老猪舍进行全面改造:重新粉刷地面、墙壁,拆除顶棚改装了双层保温层,搭建了隔离保湿间以及防尘架,安装保温灯等,通过自己动手能力强的优势,仅花费两万多元就完成了改造,比全新搭建省下将近一半的成本。思熟虑后,他决定放开手脚在灵芝种植这一绿色产业中干出一番事业。
今年3月,第一次种灵芝的管颂杨大胆购入了1000多个菌包,“养猪大户”变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绿色产品——灵芝种植“大户”。在老干部管延胜的指导下,他全心全意扑到灵芝管理上去,目前,灵芝长势喜人,每个菌包的产量都超过10克以上,而且预期的销售比较可观。他自己算了一笔账:自己购入灵芝菌包的成本在2500左右,加上管理人工等,总成本在4000元左右。按目前的长势,可收获20多斤孢子粉。除去成本,纯收入在10000元左右,利润比养猪高了不少。
谈到下一步计划,管颂杨说,今年的1000个菌包只是试种,明年,会将种植规模扩大1倍以上,自己的技术也成熟了,明年肯定会是丰收年!他还希望更多的人转变观念,支持政府提出的绿色发展思路,也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好方法、好思路,在政策上多帮扶农户开展绿色产业项目,为农户提供更好的销售平台,让农民通过绿色产业真正实现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