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塘村,龙文公学内前来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党员干部络绎不绝,不远处的党群服务中心大楼崭新亮堂,绿水青山间随处可见的“红色”元素耀眼夺目。
龙文公学负责人邹连平:“自从展览馆开馆以来,很多党员群众会来这里参观学习,也算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党史学习教育的新阵地,推动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学党史’,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实效。”
新塘村村民李佳威:“我们以前的村委办公楼比较老旧,自从我们乡贤古总出资建了一个新的村委办公楼后,方便大家办事,也为人民群众提供比较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功能比较齐全,提升了大家的幸福感。”
龙文公学、党群服务中心大楼的建成标志着新塘村推进高质量党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如今的新塘村,一河两岸风景如画,龙文桥、莲塘桥、富英桥等几座崭新的桥梁则为当地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河边的景观亭中,几位村民正谈笑风生,数说村里的变化。
新塘村村民古就东:“在我们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乡贤的大力支持下,村里最近几年的变化很大,各方面的设施,路灯、健身器材很完善,丰富了我们村民的休闲生活。”
新塘村党总支书记黎洪亮:“ ‘一河两岸’加三座桥,由乡贤捐款大约1600多万元建造而成,现在硬件全部做好了,绿道也有,乡贤还做有灌溉圳道,也花了几十万元,还有耕作道。”
村民口中的乡贤名叫古苑钦,近年来,他累计捐资超1600万元用于新塘村乡村建设发展。据村党总支书记介绍,为修建这个休闲场所,除了凝聚乡贤的力量外,新塘村的党员干部还走家入户,做通村民工作,推动村庄美丽“蜕变”。
新塘村党总支书记黎洪亮:“通过我们支部,带动村里的党员,每家每户做工作,因为这是千家万户的,每户几平方,当时的工作是相当难的,也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
“一河两岸”和美新塘乡村景观带的建设为新塘村创造了30多个就业岗位,拉动了就业率的增长,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感受新塘乡村文明新风。当前,新塘村正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为契机,把基层党建融入创建美丽乡村的振兴之路,激活内生动力,构建完善“一河两岸”景观带管理体系和管理长效机制,依托“红色”根基,借助乡贤的“金手”,推动“绿色”崛起。
来源:梅县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林雪媚 沈嘉诚编辑:黄怡琳初审:曾环捷
审核:陈勇文
监制:古焕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