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6·16”特大暴雨造成松源、桃尧、白渡、松口等乡镇受灾严重。面对灾情,梅县区上下齐心,携手并进,汇聚各方力量,共同应对这场“硬仗”。通过实施“大兵团作战+网格化管理”应急救援工作模式,全区迅速凝聚起精干力量,高效有序地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在松源镇木棉休闲中心,随处可见被洪水带上岸的淤泥和垃圾。隆文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正手持铁铲、扫帚、锄头等工具,齐心协力将垃圾、杂物等归集堆放,并由转运车及时清运。据了解,隆文镇在协助灾区做好清淤工作以外,还全力满足救灾清淤工作的后勤保障需求,让一线抢险队伍更积极地投入“战斗”。 隆文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古志文:“我们每天都派出大概三四十名干部去支援松源,这两天也安排十几个干部过去支援桃尧,也根据安排积极做好后勤工作,桃尧跟松源有物资需要支援的我们都第一时间送到,我们现在每天都安排大概一千份的盒饭送到松源。”

在区委、区政府的统筹下,梅县区前期统筹辖区各镇党员干部及民兵920人,组成16个工作组由各镇副书记带队赶赴松源、松口开展应急救援工作;19日,在松源镇总结推广“大兵团作战+网格化管理”应急救援工作模式,增派9个乡镇救援力量开展清淤工作;22日,再安排15个镇分别对口支援松口、松源、白渡、桃尧受灾严重的15个村。

据了解,梅县区灾后复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6月24日,全区交通部门共计抢通中断道路11处;复通受损的通讯基站212个;6个镇约16000名受灾群众恢复供水;受灾严重区域已全覆盖消杀,消毒面积178.672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