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梅县区发展和改革局 > 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

梅县区发改局2015年部门预算说明

时间:2016-08-02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职能

部门机构设置:梅县区发展和改革局内设8个股室,分别为人秘股(系统党委办公室设在人秘股)、改革规划综合股、投资管理股、农业工交能源股、社会发展股、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重点项目办公室。

主要职能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提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对策意见、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协调搞好资源开发、生产力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基础产业(能源、交通、通信、原材料、水利等)、支柱产业、高技术产业专项发展规划;研究提出总量平衡、发展速度和结构调整的调控目标,引导、促进全县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协调、衔接和平衡各主要行业规划及相关措施。

(二)研究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宏观经济预测、预警和信息发布;研究经济运行中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综合协调经济社会发展。

(三)汇总和分析财政、金融以及其他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监督检查产业政策的执行。

(四)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究拟订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议,指导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参与有关规定的起草和协调实施。

(五)贯彻实施国务院和省、市、县投资主管部门颁布的固定资产投资政策;监测分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研究提出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规划县重大、重点项目布局;指导监督政策性贷款的使用方向,审核上报县、市、省和国家审批权限的建设项目,审批或核准限额内有关建设项目;办理社会投资基本建设的登记备案工作;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县招标投标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综合协调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安排县级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引导民间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做好重大项目稽察工作。

(六)研究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提出利用外资的发展战略和对策,监测国外资金利用和全县外债结构优化状况;核准利用外资限额内项目,审核上报利用外资、境外投资限额以上项目。

(七)研究提出重要产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组织协调工业、交通、能源、高技术产业和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关问题,衔接相关专项规划和政策,实施重要产业的宏观指导。

(八)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研究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重大措施。

(九)研究分析国内外市场状况,负责重要商品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会同有关部门提出现代物流和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和规划。

(十)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以及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衔接平衡;提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建议意见,协调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十一)依法指导和协调招标投标活动,核准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方式和范围,对重大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进行监督检查。

(十二)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大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报告。

(十三)负责领导、协调、指导全县重点项目工作。

(十四)承办县人民政府和市、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人员构成情况

2015年编制数21名,其中:行政编制10名;机关后勤编制2名;事业编制9名。现有在职人员21人(含行政人员11人,机关后勤人员2人,事业人员8人);退休人员14人。

二、2015年部门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一)2015年财政收入预算总计329.38万元。

(二)2015年财政支出预算总计329.3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预算244.38万元,项目支出预算85万元。

(三)、预算支出主要内容

1、支出预算安排329.3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3.8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57万元

2支出预算按用途划分,基本支出244.38万元,占74.19 %,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40.48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90.96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2.93万元;项目支出85 万元,占25.81 %主要是分析、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长期规划工作经费,编制“十三五”规划工作经费,建设项目审批、重大项目报审、扶持资金申报工作经费,省市重点项目跟踪、督查工作经费,振兴办及增城﹒梅县区对口帮扶经费。

三、2015年“三公”经费支出预算10万元。

(一)无因公出国(境)费支出预算。

(二)公务接待费5万元,与上年同期持平。

(三)公务用车运行费5万元,与上年同期持平。主要用于公务车辆保险费、燃油费、过桥过路费、维修费、维护费、年审费等运行维护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