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1+9”的工作部署和市委“六争六补”“123456”思路举措以及区委“13365”部署要求,围绕加快推动建设“架上金盆·秀美大坪”的发展目标,抓“六稳”,促“六保”,努力夺取“双统筹、双胜利”。2020年我镇本级镇税收收入369.5万元,乡镇净收入210.5万元。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年来,我们立足“五个坚持”,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一、坚持科学防控,持续巩固防控成果。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应对,第一时间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机制,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积极筹集备齐防疫物资,在镇卫生院设立发热门诊,确保全镇上下调度指挥有力、科学有效应对疫情。2020年春节期间,300多名党员、干部、志愿者投身基层防控一线,牢牢守住14个覆盖全镇的防疫监测点,坚决遏制疫情传播,实现辖内“零感染、零病例”的防疫目标。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我们因时因势动态调整防控策略,帮助部分小微企业、学校解决防疫物资不足等问题,有序推动实现项目全部复工,企业有序复产,学生全面复课。同时继续压实“四方责任”,持续牢筑“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
二、坚持重农固本,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三农”优先发展,着力发展规模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培育精勤农民。2020年,我镇超额完成早造新增水稻种植任务,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中被评为梅县区先进镇。雷甘小龙虾、清连澳洲龙虾等5大特色产业基地持续发展,为当地村集体经济增收3至6万元。成功孵化区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区级示范农业合作社1家、区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振声生态农业”和“鮰龙归生态农业”获得“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财政奖补项目。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推进 “三清三拆三整治”“厕所革命”等工作,共计拆除危旧房等3183间64585.93平方米,完成93座户厕改造及20座公厕新建任务,辖内34个自然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积极开展大坪镇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摸排工作,完成大坪镇约970个图斑的摸排工作。严格防控两违三抢行为,2020年共发现并制止20多处违法用地,责令自行拆除1处占用基本农田建设的鸡舍施农用地。
三、坚持统筹兼顾,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实施“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帮扶模式,我镇雷甘、三台两个省定贫困村全部退出相对贫困村行列,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75户385人也全部实现了脱贫,脱贫攻坚成效明显。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河长制”工作,积极开展河湖“五清”“清四乱”专项行动,2020年共计清漂900吨,清淤15吨,清障31宗,清违1宗。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开展禽畜养殖场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清理关停辖内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禽畜养殖场。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等专项行动、网格化推进护林防火巡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季度一研判工作,重点关注因重大项目建设、土地林地纠纷、非法集资及其他历史遗留问题等所引发的社会风险隐患,全年未出现山火、安全生产事故及越级上访,农村矛盾调处率达到100%。
四、坚持改善民生,持续增进人民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解决交通、水利、教育等民生问题。2020年完成7.464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完成100人以上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工作,行政村通公交实现全覆盖;完成206国道升级改造和省道242线育豪村至上官塘段提升工程,并分别设置育豪、清连停车区,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大大提升我镇“内联外畅”的区位优势。完成镇级和4个村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管道铺设和7个村级设施主体建设,除守台村、雷甘村正在完善外,其余均已完成并投入使用;稳步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镇级及营里、育豪、上和、坪畲、汤湖5个村完成移交投入使用,另外7个村正在建设中。镇级综合文化中心达到省二级标准并顺利通过验收,程风中学获评市、区一级优秀教学集体,大坪镇人民政府、雷甘和守台2村及2名党员干部分获2019年梅县区精神文明建设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集体、文明村(社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五、坚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审计监督、整改,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好与上级机构职权下放承接的工作,共设立8个党政机构,建立5大工作平台。自改革以来,共计办理计划生育审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申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等公共服务事项和安全隐患整治、基层矛盾调处等行政执法事项300多项,办结率达到100%。深入推进落实“放管服”“数字政府”改革,积极推广“粤省事、粤政易”,“一窗办”“马上办”“网上办”进驻事项超过1000项,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单一,缺乏长期发展的主导产业;二是劳动力析出严重,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够足;三是重大投资项目不足,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四是交通区位还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农村均等化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医疗、养老、住房、交通、教育、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还需继续完善。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21年度工作计划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市委“六争六补”、“123456”的思路和区委“13365”工作举措,突出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两大主题,努力推动产业、生态和人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今年,我镇将重点做好“四个持续”:
一、持续强化产业引领。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持之以恒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健康发展。做优做强五大特色产业基地,加快推进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扩大生产养殖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持续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向高质量优势主导产业转变;总结推广雷甘、三台、清连等村致富带头经验,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要求,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加快产业转型的支撑保障切实推动壮大集体经济和实现广大群众创收致富。
二、持续推进扩容提质。久久为功推进乡村振兴,突出以“两道一线一核心”为串联,提升乡村宜居宜业品质。结合“美丽庭院”、“两美行动”、客家民居外立面改造等工作,在206国道沿线、程江河道实施“硬化、美化、亮化、净化、绿化”提升改造工程;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继续完善省道242线沿线道路安全提升工程,完善我镇村道硬底化提升、道路扩宽等工程,认真打造好清连停车区建设,不断提升我镇“内联外通”的区位优势;结合“小扩容、大提质”工作,重点开展卢伟良故居延伸布展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圩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提升等工程,推进“1+N”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务求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提升大坪全域宜居宜业宜游品质。
三、持续聚力民生福祉。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压实“四方责任”,落实“三减少一加强”措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巩固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继续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工作,重点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完善返贫人口和边缘户的长效帮扶,不断巩固脱贫成果;持续开展禽畜、水产养殖业污染排查整治,重点整治水质为劣五类的河湖山塘水库,打造水清岸绿的水生态环境;加快推进剩余自然村集中供水工程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进度,重点破解集中供水设施完善和污水处理设施运营难题,提升自然村集中供水和污水处理覆盖率;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化应急处理预案和方案,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大坪。
四、持续提升履职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推动我镇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聚焦省委第十三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做到真抓真改、实抓实改、严抓严改,以钉钉子精神,不折不扣抓好整改落实,为我镇振兴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深入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两违三抢”监管工作方针,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积极开展国土自然资源巡查,严防两违三抢行为,确保西部旅游快线能如期落地实施。
新征程要有新担当,新使命呼唤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开拓进取的闯劲、攻坚克难的韧劲、少说多做的干劲,为实现“架上金盆·秀美大坪”的发展目标贡献力量!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