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梅县区城东镇人民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梅县区城东镇2024年度工作报告

时间:2025-01-26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2024年城东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牢牢把握“百千万工程”发展机遇,把培育好典型镇村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突出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积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推动城东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一、以产业发展为动力源,推动镇域经济提速进位

  (一)实体经济“稳中提质”。2024年1-11月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16.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28亿元,为全区经济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一是项目推进有力有序。全力推动嘉兴物流园、天业冷链物流产业园、标准厂房等项目加快建设施工,其中庆达科技一期、润龙汽配项目预计于2025年投产。二是做好土地收储工作。集中攻坚土地收储约70亩,同时盘活原招商引资项目凯鹏物流低效工业地块126.66亩,用于保障招商项目落地。三是招商引资加力提速。以强链延链补链为目标,镇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2批次,精准对接企业45家,签约项目3个,包括广东嘉元时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20.88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广裕集团梅州嘉宝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及配套项目、梅县区产业集聚地铜箔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标准化厂房一期),计划投资总额5.79亿元,完成实际投资16978万元。四是“四上”培育挖潜增效。城东镇现有“四上”企业38家,2024年新培育“四上”企业5家。

  (二)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打造多功能、多维度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平台,发挥木子金柚、志颖农资等9家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台优势,以柚品质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基础,积极发展柚苷提取,开发柚类精深加工产品。做优做特石下蔬菜、玉水香水柠檬、潮塘枇杷和谢田葡萄等城东农特产品。引进天业冷链物流产业项目,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三)农文旅业“破圈出彩”。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乡村资源优势,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成功打造潮塘古梅梦景、书坑乡野博物馆、石下水彩时夏、采风石月、谢田远润农庄、玉水小蛮牛、莲塘童谣古村、上坑雲香楼等集休闲度假、农事体验、露营拓展等为一体的乡村特色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农业生产、乡土文化、旅游产业联动发展。

  二、以项目建设为助推器,推动镇村环境提档升级

  (一)基础设施“短板补齐”,筑牢城乡发展之基。以“新”焕颜,对圩镇道路沿线护栏和城东大桥护栏进行修复改色,圩镇沿线河道两侧进行管道优化和河流清淤,提升改造滨水公园,更换健身设施、标识等,推进设施换新颜。以“便”出行,依托圩镇现状和路网布局,建设智慧停车场并配建充电桩,各村充分利用闲置空地修建便民停车场,着力破解停车难问题。同时升级改造交通指示牌,为群众便捷出行保驾护航。

  (二)美丽圩镇“宜居优享”,城乡品质持续升级。对标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要求,通过“管路段、包商铺”,网格化开展圩镇“六乱”整治行动,高标准完成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美丽示范主街、绿美生态小公园、农贸市场、圩镇客厅、美丽河道、美丽入口通道等项目。建设美丽入口通道,提升改造高速路口通道,进行美化绿化、标识建设,推动城东工业小镇形象提档升级。打造美丽示范主街,改造竹洋二横街沿线道路排水沟、铺设沥青路面、整治三线、提升文化宣传墙与停车场等,进一步提升圩镇承载力。提升房屋外立面,综合提升国道沿线连片55栋建筑,打造房屋外立面示范样板。建设美丽圩镇客厅,盘活企业闲置店铺,与企业共建共享圩镇客厅,打造城东对外宣传窗口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农贸市场,利用闲置空间,通过优化提升临街商超、摊档、市场周边道路、新建绿化景观等,打造干净整洁的农贸市场。提升美丽河道,对圩镇沿线河道两侧管道优化、河流清淤,建设美丽沿河步道。聚力建好绿美生态小公园,完成圩镇滨水公园建设,配套休闲广场、健身器材、标识、景观长廊等设施,进一步丰富居民群众闲暇生活。景观节点提升,提升改造镇政府门口出入口通道,进行美化绿化,充分利用镇文化活动中心的围墙,以客家山墙元素的壁画“点睛”,打造城东特色打卡墙。

  (三)社会力量汇聚参与,“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对接中铁15局推进实施道路提升项目,助力提升我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镇属企业助力“百千万工程”项目,由企业提供闲置用地,光伏公司投资建设消防站、应急仓库和健身中心,着力提升圩镇应急处置能力,为群众提供休闲运动场所,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造长者饭堂,坚持公益性定位,与餐饮企业共同运营,为60 周岁及以上老人提供便捷、舒适的助餐服务。

  (四)路域整治“向美而行”,沿线风貌巩固提升。全面推进高速和国道沿线风貌提升及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提升沿线可视范围内环境品质。完成微改造300户,光伏+农房风貌提升项目签约42户7219平方米,房屋风貌提升55栋。

  四、以典型培育为突破口,推动乡村振兴提优赋能

  (一)绘就富民增收“好钱景”。鼓励各村成立强村公司,积极探索“产业+公司+村集体+农户”的联动增收模式,构建公司带村集体、村集体带农户的长效利益联结机制,为品质优良、品种丰富的农产品拓宽销路,打造供销品牌,将村级产业、农户与市场有效对接,大力推广城东的特色农产品,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二)走好典型村培育“建设路”。注重梯度培育,对照典型镇村培育方案,围绕“31条”指标清单以及实地考核等研判,培育玉水、莲塘、竹洋3个村创建第二批省级典型村。通过“大兵团作战+小分队突击”机制,实施“一村一方案”,围绕农房风貌提升、“三线”整治、人居环境整治,定期组织开展集中攻坚,村主干道实现亮化绿化美化。

  (三)交出绿美生态“成绩单”。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绿美共享”,全社会参与绿美建设。深入开展“双联双建”活动,凝聚企业、城东商会、乡贤、群众等社会力量,累计筹集资金280多万元,镇村累计种植各类苗木约1.6万株,新增绿化长度约30.1公里、新增绿化面积约30.8公顷。高标准建设2条路1片山,打造竹洋至玉水13公里美丽公路、四季城至城东高速出口4公里美丽公路和石月村100亩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打造了“政企林”、“商会林”、“巾帼林”“法治林”等主题林,进一步擦亮绿美生态底色。同时推动玉水村整村种植香水柠檬项目,已推广种植1400余棵,实现“生态、经济、效益”三丰收。

  五、以民生福祉为保障点,推动社会治理提标扩面

  (一)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深刻汲取重大事故教训,聚焦重点领域、关键节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坚持常态化开展消防夜查行动,督促餐饮行业、商超等安装熄火装置、报警器等消防安全设备,持续推进场所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重点对消防安全隐患易发点开展专项排查整改。累计排查“三小”场所268家,人员密集场所56家,出租屋32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5项。

  (二)拓展公共服务功能。整合公共服务设施和资源,建造长者饭堂,与餐饮企业合作运营;建设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图书阅览区、茶饮休憩区、爱心驿站等;提升改造休闲健身广场、足球运动场等体育设施;设置学校家长等候区。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三)深化社会事业建设。2024年度发放奖教奖学金约26万元,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浓厚氛围,助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基本医疗公共服务投入,优化设置村卫生站,开展老年免费体检、惠民义诊志愿服务等活动,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筑牢信访维稳防线。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常态化开展排查走访,全面摸排各类矛盾纠纷、信访隐患,推深做细群众来访和舆情防控,切实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2025年,城东镇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继续靶向攻坚,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聚焦产业发展、美丽圩镇、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着力强保障、优环境、促发展、惠民生,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和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在“百千万工程”赛道上争先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