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白渡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省委“1+1+9”和市委“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狠抓发展第一要务”思路举措,贯彻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区委建设“三新三城”,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东样本发展目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两大主题,推动白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现将我镇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用心用情。
围绕打造“11115”产业集群主动服务实体经济。加大暖企行动力度,深化党政领导挂点服务企业“三个一”制度,挂企领导每月深入企业走访,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全力协调环评、用地、用林、用能、用工、融资信贷等各方资源要素支持项目落地和建设,帮助解决企业发展困难和问题,推动资源跟着项目走,推动土地、金融等要素向项目集聚,使企业充分感受到白渡党委、政府的热情。目前,嘉元科技嘉元科技一期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已有1万吨顺利投产,二期1.6万吨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今年底逐步投产。中爱医疗一期项目已取得产品注册证和生产许可,现已正式投产。
2022年上半年,白渡镇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66亿元,同比增速142.6%;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06亿元,排名全区第六,比去年同期增加1428万元,同比增速2.7%,增速排名梅县区第五。
二、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明显。
(一)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大力发展以梅州金柚和水稻为主的农业经济,同时结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鼓励各村集约撂荒土地规模化经营,探索出一些复耕复种模式:一是成功打造创乐村128亩蔬菜种植基地、悦一村扩大蔬菜种植基地至135亩;二是成功探索创乐村152亩毛豆+“广地龙”种养基地种养模式、凤岭村建成300亩“稻虾共生”种养基地;三是扩大水稻种植基地,悦来村利用撂荒地扩大水稻种植基地60多亩。
(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共完成54处旱厕整改、82处积存垃圾卫生死角整改和56处危旧房、废弃猪牛栏等拆除任务。实施40个农村卫生户厕改造,优化了农村人居环境。已完成圩镇主干道(芷湾大道)和农民街路灯提升建设工程,用中国结标准路灯和园林景观灯替换原老旧路灯;原工商所后广场和背街巷道完成提升整治,重新铺设柏油路面,规范标示标线,配套照明等设施;完成了沿河800米道路、白渡大桥和圩镇停车场的绿化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圩镇的面貌和服务功能。
三、维护社会稳定扎实有力。
一是做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严格开展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大排查,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354人次,组织检查企业155次,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完毕。组织开展2022年度消防安全“扫雷”行动,出动人员188人次,扎实开展“夜查”活动,重点对辖区内所有三小场所、出租屋和农村自建房等开展消防检查,不断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有效保证了辖区内的消防安全。
二是做好森林防灭火和防汛备汛工作工作。切实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配合开展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守护青山-2022”跨区域森林火灾扑救实战拉动演练。深刻吸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进村入户扎实开展山洪地质灾害、山塘水库、削坡建房隐患点和在建工地等风险点的安全隐患排查,严格执行汛期应急值班值守制度,确保临灾应对顺畅,严防重大事故发生。
三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疫情防控作为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扎实做好外市来返梅人员特别是中高风险地区来梅人员的防控措施和分类健康管理措施,上半年共排查重点地区来(返)梅人员1529人,其中,由大数据推送653人次,本镇自主排查876人次。1月26日,我镇展区域核酸检测演练,共采集样本9000多份。2月4日,开展深圳来(返)梅人员专项核酸检测,共采集样本800多份,切实织牢织密“外防输入”防线。组织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全力推动各年龄段适宜人员接种新冠疫苗,目前,各年龄段接种率均达到90%以上,同时,强力推进第三针“加强针”接种,健全群防群治防控体系,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四是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积极落实排查摸底和化解稳控工作。按照“一月一排查,季度及重点时期集中排查”的工作方针,上半年共组织开展6次排查摸底活动,主要摸排出5宗不稳定因素,均实行领导一对一包案制度,对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每月至少召开1次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听取专项工作情况汇报。重点做好重大节假日期间的信访维稳工作,落实敏感时期零报告制度,加强重点人员稳控力度,严防发生越级上省进京上访事件。
存在问题:一是配套园区服务功能不够健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完善,圩镇生活、商务、娱乐等服务功能存在短板。二是维护社会稳定压力大。目前在册涉群体矛盾纠纷5宗,重点个体矛盾纠纷3宗;三是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仍然繁重。白渡镇撂荒图斑总面积4012.67亩,目前已复耕637.14亩,复耕进度仅15.88%;四是壮大村集体经济仍需努力。截至5月份,全镇24个村中仅10个村集体收入实现10万元以上,离“70%的村集体实现10万元以上收入”目标还有不小差距。
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白渡镇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市区各级工作部署,努力推动白渡高质量发展。
预计今年第三季度规上工业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亿元,经济总体呈现持续回暖、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是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一如既往服务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树立大抓实体经济的鲜明导向,支持嘉元科技、中爱医疗等企业稳步发展,助力梅州打造“铜箔之都”,积极配合区委区政府申报省级产业园和省级铜箔特色产业园,坚持育新提旧并重,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等财政资金,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美丽圩镇”建设,深推圩镇扩容提质,大力发展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服务行业,满足园区需求,促进城产融合发展。
二是全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实施分类施策,对因家中无劳动力等原因导致零星撂荒的,鼓励附近群众代耕代种;对耕作条件较好的成片撂荒耕地,责令耕地承包户限期复耕复种,或将耕地统一流转耕种;对拒不复耕又不同意流转的,暂停该承包户撂荒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两年以上未复耕的,按照相关规定收回承包地。同时,撬动社会力量,鼓励乡贤、企业家、志愿者认耕认种,多措并举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维护粮食安全。
三是全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整合集体积累资金、上级帮扶资金等,通过入股或者参股经营稳健的农业企业、优质公共服务项目或者牵头兴办农民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建设田园综合体、农业公园和星级民宿,鼓励发展光伏产业。结合“万企兴万村”、农村科 技特派员等,深入开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力量”组团结对帮扶,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统筹发展与安全,突出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加强安全生产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监管机制。完善镇、村两级林长制度,严格执行“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护林员包山头”的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机制。抓严抓实“三防”工作,时刻保持应急状态,随时应对极端天气情况,落实好各项防御措施,确保辖区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充分发挥综治网格员和人民调解员的作用,加大调处和化解矛盾纠纷力度,落实群众来访“首问”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