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白渡镇人民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狠抓发展第一要务”思路举措,围绕区委“叶帅故里·大美梅县”的发展定位,建设“三新三城”,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东样本的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扣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两大主题,主动作为、积极担当,持续改善民生,不断增强社会治理能力,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聚力发展实体经济,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1年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累计增速排名各乡镇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8亿元,增速8.5%;全镇实现税收约1046万元,其中镇级地方收入完成583.5万元。
一年来,我们立足梅县区“山区现代产业集聚带”建设主阵地,围绕打造“11115”产业集群主动服务园区建设,初步形成汶水、沙坪、梅州坑三个片区和园区快速干线“三点一线”工业园区格局。深入落实党政领导挂点联系服务企业“三个一”制度,树立“资源跟着项目走,资金围着项目转”理念,齐心协力让各项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倾斜,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进一步优化园区供水供电供气、道路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保障了各个工业项目的建设发展。
目前园区落户企业项目21个,其中,沙坪工业片区落户企业6家,分别是嘉元科技、中爱医疗、福德金属、华润燃气、雄辉实业、特变电气。其中华润燃气、雄辉实业、特变电气已建成投产,嘉元科技一期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已有1万吨顺利投产,二期1.6万吨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预计今年下半年可以投产;中爱医疗一期项目已取得产品注册证和生产许可,现已正式投产;福德金属一厂已投产,二厂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三厂正在加紧进行厂房建设;汶水工业片区落户企业主要10家,分别是佳居门业、家安消防、铠曼科技、锦龙汽配、可嘉木制品、绿园环保、明宇新材、富明玻璃、和安沥青和源兴混凝土。其中铠曼科技、和安沥青、源兴混凝土、可嘉木制品、富明玻璃和明宇新材等项目已建成投产,绿园环保建设项目厂房建设已全面完成,锦龙汽车配件项目正在推进厂房、办公楼建设。梅州坑工业片区落户企业2家,分别是航鑫科技和诚辉化工,均已建成投产。
二、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共建共享幸福之乡。
一年来,白渡镇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方针,着力推进“五大振兴”,努力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紧密衔接。
(一)大力发展高质高效农业。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发展理念,以长田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推广金柚标准化、规范化栽培技术,着力提高柚果品质,以品质赢市场。全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结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鼓励各村集约撂荒土地规模化经营,目前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面积2800多亩,其中创乐村利用撂荒耕地打造蔬菜基地500多亩,悦一村扩大蔬菜种植基地至260多亩,悦来村连片水稻种养基地扩大至220亩,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充实。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确认成员身份6870户共27299人,完成4个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股份量化,股份量化资产额421.27万元,完成20个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份额量化,份额量化资产额295.1万元。
(二)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2021年白渡镇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共16户35人,为无劳动能力户526人购买“保尚保”医保补充项目,为全镇524户脱贫户购买防贫保险,继续发放航鑫入股分红资金23.16万元,加强动态监测,及时帮助易返贫户,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积极对接广州市荔湾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建立健全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机制,科学制定乡村振兴发展规划。
(三)全面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坚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量完成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案件调查整改工作。持续推进村级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加强企业扬尘污染整治。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回头看”暨百日攻坚行动,逐村逐组逐户全面摸清应拆未拆存量底数,集中力量完成清拆存量任务。全年累计拆除存量危旧房105间面积3800平方米,拆除废弃猪牛栏8间面积680平方米。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拆除露天厕所茅房19间面积316平方米,全年共完成9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新建任务。全面铺开“美丽圩镇”建设,立足于服务园区建设,谋划建设了一批美丽圩镇建设项目,进一步促进圩镇扩容提质。
(四)加快乡村文化振兴。开展奖教奖学的活动,发动白渡商会会员募集捐资27万元,发放了14.8万元奖教奖学金,激励全镇师生见贤思齐,营造了崇文重教的良好氛围。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开展各类文艺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区山歌剧团送戏下乡到悦来村、蕉南村,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优化文化站功能室布局,在获评省特级文化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文化站的整体功能。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严厉打击“黄、赌、毒、非”活动。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宋湘文化,将宋湘文化元素充分融入白渡乡村振兴当中去。
三、聚力强化安全防范,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统筹安全与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办成办好民生实事,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疫情防控作为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扎实做好中高风险地区返梅人员“四个一”措施和居家健康监测,全年共上门核查外来重点人员83人次。组织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全力推动各年龄段适宜人员接种新冠疫苗,至年底,各年龄段接种率均达到80%以上,同时,强力推进第三针“加强针”接种,健全群防群治防控体系,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二)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为依托,稳定运行社会矛盾大化解工作机制,积极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一年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4起,接警386宗,立刑事案件17宗,其中电诈案件11宗,破获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响强烈的各类刑事案件4宗,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协助云南警方抓获18年命案网上追逃嫌疑人1人。受理行政案件24宗,已办理完结14宗。推进“全民反诈”工作,引导群众安装反诈中心APP 4000多人次。深入开展反邪教宣传活动,抓好社区矫正工作,加强普法宣传力度。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和社会风险,依法推动解决一些错综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
(三)抓紧抓实应急管理工作。深入推进“一线三排”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一年来开展安全生产检查371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41份,排查出一般安全隐患47项,完成整改47项;完成重点安全隐患整改10起。扎实开展“夜查”活动,对“三小”场所、出租屋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专项治理,发动安装联网型感烟探测报警器62家,着重加强用火用电安全教育。组织开展消防应急救援演练和森林防灭火演练,圆满完成梅州市2021年森林防灭火五级联动应急实战演练,指导航鑫科技、诚辉化工、华润燃气、福榕气库、卫生院等企事业单位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全方位检验我镇消防和森林防灭火指挥系统各项功能,提高企业工作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全年共悬挂张贴森林防火横幅标语400多条、发放宣传资料9000多份、林区重点路段设立宣传牌15块,基本完成悦来村大陂下地质灾害隐患防范治理和17处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的边坡整治任务。
(四)久久为功推进民生建设。一是基础设施方面,总投资1300多万元的X962线至X954线连接线建成并投入使用,争取上级资金960多万元对G205国道白渡段和省道S332线圩镇段共3.55公里路面铺设柏油。投入150多万元对入镇主通道Y031线沙坪园区至圩镇段1.2公里道路进行美化提升。全年共完成水泥硬底化1.05公里,扩宽村道4.9公里,铺设柏油路面9.4公里。建成启用圩镇停车场,派出所新办公楼投入使用,已基本完成园区拆迁安置小区建设,圩镇面貌焕然一新。二是社会福利方面,深入开展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共清退低保户35户83人,新增17户36人,分散五保增加14户14人。发挥民政扶贫兜底作用,将所有无劳动能力户342户514人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今年实施临时救助累计35人,共计金额15.35万元,切实缓解辖区群众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对接慈善基金会免费为15位残疾人白内障手术,为3名残疾儿童申报助学金共计8000元,为12名残疾人申报资助创业金共计3.3万元。
(五)持之以恒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提升执法能力。一年来,白渡镇行政执法大队办结行政许可业务441项,办结行政检查190宗,办结行政处罚案件10宗。深化开展“放管服”“数字政府”改革,大力推行“一窗办”“网上办”,实现审批服务便民化,提升政务效能。圆满完成村级换届工作,全镇24个村和1个社区100%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两委”交叉任职率93.3%。方志、档案、民兵、武装工作蓬勃有序开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过去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白渡镇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三农”领域短板较多,农村集体经济仍然薄弱,农业生产附加值不高,农产品品牌不强,对此,我们必须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强有力举措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