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白渡镇人民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将“守初心、担使命”落实到攻坚克难、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中,坚持党建引领和绿色发展,全面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和乡村振兴,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一、抓项目,镇域经济平稳发展
白渡镇立足梅县区“山区现代产业集聚带”建设的主阵地功能定位,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深入落实党政领导挂点联系服务企业“三个一”制度,解决园区征地拆迁、地灾隐患、矛盾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完成征地扫尾128亩,积极协调各相关单位加快完善园区用水、供电、通信、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全力推动园区发展。落户项目进展顺利:沙坪片区中爱医疗一期生产项目投入试产,疫情期间紧急建成全区第一条口罩生产线,为防疫工作提供物资保障;福德汽车配件制造项目建成投产;雄辉零配件生产项目和盛焰燃气项目正在有序搭建厂房和安装设备;汶水片区御固无人机项目高标准综合楼和厂房已建成;明宇新材项目、可嘉木制品项目建成投产;环保设施建设项目厂房已建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锦龙汽车配件项目准备进行桩机建设;梅州坑片区场地平整已全面完成,等待企业摘牌进驻。园区快速干线水泥路面铺设(7.5米路面)已基本完成。2019年,镇域经济实现平稳发展: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27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排名全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3亿元;全年税收总收入2380.2万元,其中镇级地方收入完成890.1万元,增幅排名全区第8。
二、补短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一)培育农业龙头,夯实产业基础。围绕梅县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初步形成了南部蔬菜、水产,中部传统金柚,北部新型养殖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布局。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1家、区级2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培育“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引导农业产业增值扩产、转型升级。举办全镇金柚提质增效培训会,推动金柚产业提质增效,2个柚园被评为“2019年度梅县区十大优质金柚示范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总投入400多万元的梅大等6个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完工。
(二)完善基础设施,补齐民生短板。医疗卫生方面,加快完善卫生院基础设施,医技楼、住院大楼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内外部装修;建侨、嵩溪村卫生站投入使用。集中供水方面,总投资982万元、惠及16个村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即将竣工;加强自来水管理和管网改造,理顺承包关系,有效解决圩镇及周边村长期以来的用水难问题。交通设施方面,X962线至X954线连接线新建工程已全面完成路基建设,准备铺打水泥路面;投入298万元新建嵩溪等6个村水泥硬底化道路7.1公里;投入624万元扩宽半步等9个村道路24公里;投入120多万元完成长田等12个村道路维修30多公里;全镇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实现道路水泥硬底化;新开通凤岭、桃柳农村公交线路,全镇交通条件进一步提升。
(三)推进清拆整治,优化人居环境。完成全部24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落实“三清三拆三整治”,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累计拆除危旧房舍等2.1万间(处)7万多平方米,完成拆旧复垦126亩;悦来村143.27亩垦造水田项目已完工,准备发展稻田种养产业。开展圩镇“六乱”整治,进一步规范圩镇商铺摊档经营,建成1座占地1100平方米的综合农贸市场,一改长期以来圩街“有市无场”、杂乱拥堵的旧貌。加强镇村环境卫生管理,按照网格化分片分区落实日常保洁责任,多次统一开展镇村环境卫生大清理行动,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新建农村卫生公厕14处,全面完成无害化户厕改造任务。
(四)坚持“两山”理念,守护青山绿水。落实“河长制”,“五清”专项行动拆除石窟河、高思水沿线违建74宗,“清四乱”完成全部违建遥感图斑(30宗)清拆销号,累计拆除面积约3.1万平方米;总投入5028万元的高思水、悦来水治理工程全面完成。整治企业污染,清查整治无环保证照、落后生产工艺石灰土立窑7家,整治205国道白渡沿线扬尘污染企业36家。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镇级处理厂管网建设基本完成;悦来等4个村污水处理项目已完成站点建设;第二批、第三批村级污水处理项目加紧推进。
(五)坚持精准施策,决胜脱贫攻坚。实施种养帮扶项目,帮扶全镇189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实施金柚种植和养鸡等种养帮扶项目326个;与梅县区利民水果专业合作社、侨微公司签订产业扶贫帮扶协议,帮助贫困户解决农产品产销问题。通过投资入股增加收益,全镇共投入扶贫资金289.5万元为245户贫困户参与航鑫科技资产扶贫项目,分红项目收益稳定。进一步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对标“八有”,完成住建部门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6户、贫困户房屋修缮25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正在向上级申报退出工作。
(六)盘活山水人文,打造精品游线。以连线连片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打造石窟河沿线(白渡镇)美丽乡村精品游线,投入2905万元进行道路建设、美化绿化亮化提升、可视范围建筑物外立面改造、文化设施和景观节点建设,现已完成主要节点建设。依托梅州市宋湘研究会成功举办第一届宋湘研究学术讨论会,邀请专家学者对宋湘文化进行深层次挖掘和高标准打造,进一步擦亮宋湘文化品牌。筹资集智建成开放宋湘纪念公园,完成宋湘故居周边民居外立面改造,完成圩镇宋湘文体中心升级改造。石溪村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顺利推进。
三、保稳定,社会治理持续优化
(一)维护社会稳定,提升治理效能。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及社会矛盾大化解工作机制稳定运行,有力保障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节点期间辖区的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全,获得2019年度梅州市安保维稳工作先进集体。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防范化解政府性金融风险、债务风险和社会风险,推动原白渡水泥厂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处理。
(二)抓实安全生产,加强应急管理。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企业主责”的三级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双主任”制,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和执法力度,整改重点隐患12起,投入190万元完成圩镇火灾高风险区域整治。地灾防治、削坡建房整治等工作加快推进,基干民兵、应急救灾力量进一步加强。
(三)注重精神文明,推动社会发展。行政村完成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编制工作。退役军人服务实现信息采集、光荣牌悬挂同步全覆盖。发动白渡商会力量筹集27万元成立奖教奖学基金,发放12万元奖励优秀师生。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等系列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宗教、侨务、统计、地方志工作扎实开展。
(四)规范工作制度,强化自身建设。配合巡察、审计工作,扎实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完善镇村各项制度规范,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保障财政资金使用规范、高效。推进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不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是及时响应,高效作战。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筹集防疫物资,加强协商调度,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村(社区)“两委”按照岗位职责严密部署防控措施、落细落实防控责任,形成了高效的防疫作战体系和工作方法。二是因地制宜,联防联控。围绕工业园区、村社区、梅州市三鸟批发市场三个重点,合理设置29个监测点,采取“多村联动、区块联防”、省道沿线“定点监测+流动巡查”等模式,用好大数据和“粤省事”工具,镇村干部、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志愿者坚守一线,织密织牢防控网。三是精准防控,细化保障。紧跟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对中小学校、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调整细化防控措施,做到精准防控,督导企事业单位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学,目前重点项目全部复工,企业有序复产,学生全面复课,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在这个特殊时期,全镇干部群众团结一致,村(社区)干部守土尽责,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志愿者热心奉献,外出乡贤、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各行业人员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共同汇聚成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借此机会,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在抗疫工作中奋战的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对大家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