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梅县区白渡镇人民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白渡镇党委政府2014年度述职述廉报告

时间:2015-01-14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2014年,白渡镇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好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结合白渡实际,专心发展经济、着力改善民生、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全年实现经济稳步增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一、抢抓机遇,履职尽责,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2014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9.56亿元,比增14.7%;农民人均纯收入14523元,比增13%;税收、固定资产投资等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其中国地两税收入2953万元,较去年增长417万元,比增18.4%。

1.产业园区建设初见成效。

我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黄强书记来梅调研讲话精神,积极抢抓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梅县集聚区城东、白渡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机遇,围绕产业布局,抓好招商引资,优化配套设施,强化服务质量,狠抓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目前落户园区的企业有12家,其中超亿元的企业有6家,计划投资总额达47.31亿元,预计建成投产后年产值达68亿元、年税收2.77亿元。

一是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为核心,统筹抓好规划建设。通过编制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规划引领,不断完善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目前整个园区完成了通往梅州坑的雁白公路改造和110千伏输变线网架设;投资1000万元日供水6000吨的园区供水处理厂正在紧罗密鼓的施工建设中;投资1.2亿元连接汶水、沙坪和梅州坑的园区道路、桥梁以及园区污水处理厂也正在规划设计。

二是围绕园区产业布局,大力抓好招商引资。按照梅县集聚区城东、白渡产业园区的发展布局,紧紧围绕主导产业抓好招商引资,积极培育发展新型电子和新材料产业。2014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6个,计划投资总额24.68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个,计划投资总额24.1亿元,农业项目2个,计划投资总额5800万元。

三是围绕保障园区建设用地,依法依规抓好了征地拆迁和“两违三抢”防控。全年共完成征地面积1092.6亩、拆迁房屋12座,为项目落户提供了充分的用地保障。

四是聚焦项目建设抓好跟踪服务。实行领导挂企“三个一”服务,全力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无障碍施工,早日建成投产;扎实开展“暖企行动”,支持梅雁矿业、源兴混凝土有限公司、佳居门业等企业增资扩产,争取早日跨入规模以上工业行列。

2.精致高效农业有新发展。

牢固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农民耕山致富。一是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业市场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户集约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最大限度延伸农产品产业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全镇5家农业龙头企业、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发展带动农户3500户。二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做强做大白渡金柚、牛肉干、金樱子酒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打造白渡优势产业,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抓好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普及先进技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宜居城乡建设成效明显

全力贯彻落实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精神,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围绕修路种树搞卫生,扎实开展“六乱”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不断完善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农村电网等各项基础设施,打好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和城乡环境整治大会战,全面优化提升镇村环境,全年投入800多万元用于农村电网改造;投入600万元对创乐、沙坪、蕉南、公珠、径口、嵩灵、悦一等村道路、桥梁实施修复和水泥硬底化建设;投入130多万元用于镇村生活垃圾处理;投入110万元实施汶水水库灌区改造;投入100万元建设圩镇电排站;投入100万元实施各村水毁陂头圳道除险加固;筹资90多万元实施农村亮化工程,在圩镇、公珠、赋梅、悦来、嵩山等村安装高标准LED路灯;投入80万元完善汶水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筹资60多万元新建了悦来、径口、蕉南等村的文化活动广场;投入40多万元建设村村通扩网工程;筹集40多万元新建了一座嵩山垃圾中转站;投入20多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小灌区建设。

(三)民生改善力度不断加大

1.扶贫“双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全年共落实帮扶贫困村资金162万元,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19个,完成村址改造,文体广场建设。至年底,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2万元,贫困户人均年收入8530元,较去年增长52%。

2.惠民实事全面实施

全年争取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累计271万元对径口、创乐、赋梅等7村的村道、河道、桥梁和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落实资金127.5万元改造农村低收入困难户住房85户;利用科技信息帮助各村富余农村劳动力参加应聘15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38人;发放种粮直补和综合补贴238万元,共6272户农户受益;完成兑付2013年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130.7万元,补偿兑付率100%;发放合作医疗补偿355人,补贴金额260万元;发放低保、五保救济金和优抚补助合计430万元,为困难群众解决医疗救助、临时救济金等救济款共21.1万元。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今年,完成蕉南、公珠两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完成淘汰凯跃水泥厂40万吨立窑水泥产能任务;圆满完成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平稳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党建、安全生产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环保、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取得新成绩。2014年我镇创乐村获评广东名村,公珠村荣获省级卫生村光荣称号,蕉南村和建侨村也获评市卫生村。

二、聚焦四风,狠抓整改,深入践行群众路线

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统一部署,我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二月份正式启动至十月底结束,历时8个多月,我镇党委、政府、人大班子,全镇37个党支部,1000多名党员,在区委实践办和区委第二督导组的精心指导下,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围绕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任务,突出“转作风、争先锋;强基础、优服务;促发展、惠民生,争当粤东粤西粤北振兴发展排头兵”的核心任务,自始至终高标准、严要求、严措施、严纪律推动活动、参加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达到了预期目标。通过路线教育的扎实开展,我镇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群众观念得到有效提升、“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党内生活更加严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特别是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三、廉洁自律,严格要求,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一年来,我镇党政班子成员都能够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要求,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相关规定,严格按照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在工作中做到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不以权谋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定时组织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防线,通过观看专题教育片,学习先进,并以典型反腐案例时刻鞭策自己,做到时时用党的宗旨、廉洁自律的要求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不断增强人民公仆观念,以人为本,为民造福,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时,切实抓好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全面落实八项规定,大力治理“庸、懒、散、奢”,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以良好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推动全镇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倡导社会公平正义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和依法治镇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全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深化各部门各行业的依法治理工作,扎实开展严打整治、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各类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积极倡导社会公平正义。一年来,我镇的法治工作成效显著,为全镇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为白渡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一年来,通过全镇干部群众精诚团结、顽强拼搏、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压力,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一些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镇村经济还比较薄弱,难于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社会矛盾呈现复杂化,多样化,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水平有待加强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加以解决。

根据班子一年来的履职情况,自评“称职”。根据班子一年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自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