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梅县区白渡镇人民政府 > 工作动态

典型引领夯基兴业 聚势赋能展颜赋新——白渡镇悦一村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

时间:2025-10-31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作为全省“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村,白渡镇悦一村坚持以“头号工程”力度统筹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聚焦乡村全面振兴目标,以典型村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撂荒地综合整治,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全面提升人居环境,着力改善乡村风貌,多渠道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加快打造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群众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样板。

  一、打好产业组合拳,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一是变“荒地”为“基地”,打造特色农业示范区。

  创新推行“产业村长”机制,由产业村长牵头组织成立粤益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整合资源、统筹发展。累计投资约11万元对连片撂荒耕地进行平整改造,集约流转耕地约400亩,建设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直接带动本地群众就业60余人,人均年增收近万元。通过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悦一蔬菜基地成功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实现了农产品价值提升与市场拓展的双重突破。

  二是变“资源”为“金元”,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充分挖掘和利用辖内陂头坑水库资源优势,投资约70万元建设标准化自来水厂并实现自主运营,不仅解决了村民安全饮水问题,每年还可为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15万元。同时,积极响应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投资50万元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6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是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乡村内生发展活力。

  坚持“内培外引”双轮驱动,一方面靠前服务、精准对接已有的2家“四上”企业,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成功引进晟弘科技公司,通过精准招商盘活存量资源,目前已投资700余万元对原悦一水泥厂约120亩闲置土地进行升级改造,计划建设现代化厂房用于建材加工、包装和中转等业务,为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锻上小组.jpg

  二、下好生态先手棋,筑牢乡村绿色发展根基

  一是变“三差”为“三化”,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投入约70万元深入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彻底清理村内卫生死角,完成清拆危旧房屋1600余平方米,对15户农房进行外立面改造和风貌提升,同步推进村委会周边“三线”整治,实现强弱电分离、线路规整。严格执行农房建设管理,新建农房实现“零违建”。同时,投入约38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安装太阳能路灯220盏,实现村内道路全亮化;推进道路硬底化工程,完成村内主干道“单改双”升级,建成1条美丽农村路及“白改黑”示范路段,极大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

  二是变“小美”为“大美”,精心打造美丽乡村景观。

  创新实施“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乡贤助力”的共建共美机制,发动各界力量认捐认种,累计种植黄花风铃木、桂花等观赏苗木1100余株,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的乡村景观。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目前已建成9户示范户,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推动庭院美向全村美延伸,实现从局部美到全域美的提升。

  三、画好治理同心圆,夯实乡村善治基石

  一是变“忧心居”为“优享居”,全力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紧盯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节点,精准识别搬迁对象,细化帮扶措施,已完成2025年上半年度“一村一户”避险搬迁任务。针对2025年下半年度3户避险搬迁任务,提前谋划、扎实推进入户宣传和政策解释工作,确保年底前圆满完成搬迁任务,让群众住上安全房、放心房。

  二是变“有其能”为“优其效”,优化提升便民服务效能

  投入30多万元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科学规划功能分区,打造集公共服务、学习教育、协商议事、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基层综合服务阵地。通过优化办事流程、延长服务时间、推行代办服务等措施,切实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是变“守其责”为“优其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村级调解委员会和网格员作用,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提前介入机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成功创建“无信访村”,2025年至今未发生区级以上信访事件,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目标。

  乡村美、农民富、产业旺……在“百千万工程”如火如荼的建设浪潮中,悦一村正迎来一个又一个发展的春天。下一步,悦一村将始终坚持把“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总抓手,充分发挥典型村的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有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