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梅州市公安局梅县区分局 > 工作动态

这个"靠山"不靠谱

时间:2016-10-20   来源:本网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梅县区警方侦破一起冒充警察招摇撞骗案

 

一名在建筑工务工的男子,穿上从地摊上买来的“制服”后,便成了一名司法警察到发廊,拙劣诈术竟将女老板吓着,后再以如簧之舌骗得女方误认为寻到“保护伞”,委身相许示谢。但李鬼终究是李鬼,当男子再次到发廊“吃霸王餐”时,被真正的警察逮个正着。

店里来一个“不速之客”

现年44岁的女子方某在梅县区广梅中路国道边的开了一间小发廊,私底下从事皮肉交易的勾当。107日晚,方某坐在店门前招揽生意时,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上穿身着浅蓝色警察制服,腰间别着一副手铐,腋下夹着一个公文包的男子。“警察”的到来着实把方某吓了一跳,从事她们这种职业的平日里最怕见到的就是警察了。

“我是刚从江西调到梅州工作的”,接下来的交谈中,方某却发现这位“警察”很好友善,聊天之中,还获悉该老男子是江西老乡。“最近你遇到什么麻烦没有?如果有可以找我”,交谈中,方某眼前这位“民警”是刚从江西调到梅州工作的司法警察,对此方某半信半疑。

“你店里是不是有人来收保护费?”,“民警”无意中说到了方某的痛处,前不久,她的发廊就被一伙身份不明的社会勒索保护费。“是啊,前不久还被迫交了几百元保护费”,“你放心,这伙已经被我抓起来了,以后不会再有人来收保护费了”。“谢谢你们”,对于眼前这位警察身份方某是深信不疑了。“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我可以帮你摆平”,对此,方某是受宠若惊。

结识靠山 以身相许

 “你这里有安静的地方吗?我想和你谈点事情”,于是,方某将“警察”带到发廊后面自己的房间,接下来,对方暗示以后会照顾她的店,在男子的一番“暗示”下,两人在房间内发生了多次性关系,直至第二天(108日)凌晨5时许,“警察”才从方某的离开。方某以为自己找了个“靠山”,以后就可以好好做生意了。

“这是腊肉,拿去做菜,你做我的女朋友吧,我会照顾你的”,108日中午,“民警”再次来到方某的发廊而且还带菜,欲让方某做其女朋友,并“承诺”会“照顾”方某,在对方的花言巧语之下,两人再次在方某的房间内与方某发生多次性关系。

10月9日晚,方某与朋友闲聊时,将找到“警察”靠山的事说给朋友听。朋友大惊:如此品行,真正的警察怎会这样做?此人多半是个骗子!经朋友提醒后,方某才警觉起来,怀疑被人欺骗了,才想到报警。

靠山竟然是一个建筑工

110,我店里来了一名假警察……”,1010日晚,方某在店中看店时,远远就看到“警察”靠山朝着她店中走来,于是悄悄地躲起来,偷偷地向公安机关报警。接到方某的报警后,梅县区公安分局程江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将身着司法警察制服的李某海当场抓获,从其身上缴获一副手铐。

在民警面前,李某海马上就露出了原形。经查,李某海现年35岁,江西省人,在梅县区扶大某工地做工。今年9月底,为敲诈钱财,便出一个想冒充警察身份敲诈发廊女的念头。为此达到发廊女信任的目的,在梅江区一店铺花180元购买了一件浅蓝色司法警察制服上衣以及一副手铐,试图把自己装扮成一名人民警察。

惨痛!身染性病落法网

原来,因为李某海多次与方某发生关系均没有采取安全措施, 李某海1010日发现小便的时候会疼,而且生殖器有肿,怀疑“女朋友”有性病,于是再次来到发廊找“女朋友”问清缘由。到发廊后发现人不在,门也没关,便躺在床上等她,结果等来的不是“女朋友”而是警察,稀里糊涂就被抓进了公安机关。在体验过程中,医生确诊李某海的确感染了性病。

李某海的行为,不仅对自己的身份受到伤害,而且也对受害人造成侵害,更大大损害人民警察和公安机关的形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因涉嫌招摇撞骗罪。目前,李某海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审查这中。正是俗话说的偷鸡不成蚀把料,不但钱财没有得到,而且自己因此染上性病,还要受到法律的惩裁。

如何识别假警察?

在网上或一些劳保用品店,很容易买到一些与真警徽、警帽、警衔相类似警察装备。群众如何能识别是假警察呢?其实只要你仔细认真辨别懂得公安机关的执法程序,就很容易。像李某海购买的所谓警察,根本就是粗制滥造的服装,警衔、警号、臂章都与真警察制服不同。李某海107日晚去作案时,第一次去到另一个发廊就被人一眼识穿了而没有得逞。因此,群众只要提高警惕性,就能防止被骗。

第一:看警用标志是否齐全。警服必须有警衔、警号、胸徽、臂章4种警用标志。胸徽在警服上衣右口袋横线处,有中文省份字样。省内的警察,均标注“广东”二字。警号为6位阿拉伯数字,前2位代表所在市公安机关代码,目前梅州警察的代码应为12开头。

第二:看《人民警察证》真假。遇到声称执行公务的民警时,必须让其出示《人民警察证》。警察证内部,上端镶嵌警徽一枚及“公安”字样,下端放置内卡。内卡正面印制持证人照片、姓名、所在公安机关名称和警号,背面有持证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职务、警衔、血型、有效期等,且内卡上有多重防伪镭射图案。

第三:了解公安机关执法常识。假警察虽有一身行头,但其行事方式和公安机关办案程序有诸多差异。公安民警执法一般是两个人以上。

第四:拨打110报警电话求证。如果对民警的身份有疑虑,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拨打“110”求证。通过110指挥中心,你可以询问对方的姓名、警号、单位,并转接到具体单位核实,查询警号和姓名是否相符。一般来说,假警察听到你拨打110,立马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