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梅州综合保税区 > 工作动态

梅州5月进出口增长19.8%,外贸运行有何亮点?

时间:2024-07-04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大 || 中 || 打印

  近日,外贸前5月成绩单出炉,梅州市进出口46.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9.3%;其中,5月进出口9.9亿元,增长19.8%。数据延续了今年以来全市外贸的回升向好态势,在质升量稳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中有进。

  据中国贸促会调研显示,81.6%的外贸企业预测上半年出口向好或持平。今年前5月,梅州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份额稳中有进、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企业信心活力有所增强,在起伏波动的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与我国外贸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今年前5月,梅州综保区进出口额约17.44亿元,同比增长215.5%。受访者供图


  在全球市场的汪洋大海中,梅州外贸企业始终不畏艰难、踏浪前行。展望已经到来的下半年,尽管国际贸易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但随着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稳外贸政策综合效能进一步释放,为梅州全年外贸保稳提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营主体活力持续激发

  近日,在梅州国威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业机械手臂来回作业,一个个电话机后盖在自动注塑机下转出,工人们正熟练地对手中产品进行加工、检测、打包,所有流程一气呵成。不久后,这些组装好的产品就将被运往世界各地。

  “在海关加工贸易内销新政策支持下,公司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不仅减轻了资金压力,还拓宽了销售渠道,我们对今年的发展更有信心。”该公司总经理彭斌告诉记者,为帮助企业从“两头在外”转向开拓“两个市场”,海关部门向企业推广了内销便利化措施,同时加强对内销重点企业数据监控分析,梳理政策解读、业务实操办理等共性问题,扫除政策“盲区”,对企业发展十分关键。

  今年以来,梅州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强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质量,外贸经营主体活力持续激发。前5个月,梅州市加工贸易进出口16.2亿元,同比增长34.9%,占同期梅州市进出口总值的34.9%。

梅州外贸企业赶制订单产品。受访者供图


  炎炎夏日,不断攀升的气温催热“夏日经济”,“清凉家电”不可或缺的一员——冰箱迎来了销售旺季。近日,在位于梅州高新区的万宝电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正开足马力生产器具零件,工人加紧赶制海外客户的8万台卧式冷柜订单。

  万宝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家用电力器具及其他非电力家用器具的公司,其生产的卧式冷柜等产品远销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创新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为提升海外市场竞争力,我们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在提升冰箱温度的均匀性、细胞级冷冻以及断电不断冷等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订单量也有一定上升。”公司总经理谢国华介绍。

  从海关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5月梅州市民营企业进出口6.5亿元,增长20%,占到外贸大盘的66.2%,民营经济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在今年举办的广交会上,许多来自梅州的外贸企业纷纷借助这一平台实现业务新突破。

  作为企业展示形象、实力的重量级展会,企业对广交会抱有特殊的期待,尤其是广交会的线下展。外贸企业达成采购订单,“走厂、看实物、收样品”非常关键,“国外企业与国内企业不同,他们更注重和偏爱线下交易,希望通过线下的交流来促成合作。”梅州市商务局对外贸易科科长赖卫平说。

  “广交会一方面能够让国内参展商了解同行的发展情况和国内的环境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则让国外客户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参展企业和产品。”广东恒兆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林琛说。

  黄林琛表示,为了获取更多的订单,企业在今年的广交会前做了充分准备,他向记者介绍:“这款动力电池是我们斟酌多次后决定带到展会展出的,它可以适配观光电车、新能源轿车,是我们公司最受国外客户欢迎,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款产品。在今年展会上,企业已与多名客户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今年以来,一系列稳外贸政策举措助力广大外贸主体迎难而上、创新发展,推动外贸质升量稳。于近日生效满一周年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政策是其中的重磅红利之一,进一步促进了梅州企业与区域内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开放合作。

  近日,BPW(梅州)车轴有限公司向梅州海关申领一份出口RCEP原产地证书,涉及货值近120万元。凭借该份证书,客户在进口时可享受RCEP项下零关税待遇,预计可节省进口关税约6万元。

  “RCEP全面实施后,我们公司产品出口关税从普通税率的5%下降至零。今年1—5月,公司出口的享惠货值超过500万元,经营成本明显降低,价格优势明显,订单也随之而来。”BPW(梅州)车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江讯介绍,预计今年公司对RCEP成员国出口量增长40%左右。

  自2023年6月2日起,RCEP对全部15个成员国生效实施,是当今覆盖世界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最终将实现零关税。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RCEP关税减让政策持续释放红利,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强化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梅州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李洪滨说。

  经核准出口商是RCEP亮点之一。申请并获得该资质的企业可自主开具原产地声明,与传统原产地证书相比具备同等效力且无需签证,方便企业更加灵活地安排物流,进一步提升了通关效率。

  “成为经核准出口商后,我们可以自主出具原产地声明,不再需要去签证机构申请,安排货物的生产和出口更加灵活,享受通关和税收优惠政策也更加便捷。”广东航鑫科技股份公司关务负责人黄伟斌表示,该公司在今年4月获得经核准出口商资质后,产品在RCEP“朋友圈”中的认可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加速“出海”具有重要意义。

  外贸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梅州海关企业管理和稽查科科长林宏基认为,结合当前梅州“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加快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要求,更需要培育一支“外贸尖兵”,为拉动地区外贸增长打头阵,从而带动行业提升,带动地方经济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AEO企业正是这支“尖兵”。

  “AEO”即“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的缩写,意为“经认证的经营者”,被称作全球贸易的“绿色通行证”。作为海关最高信用等级企业,AEO企业可以享受优先办理、减少监管频次、优化服务等一系列优惠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企业国际贸易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

  目前,梅州根据地区产业特色,对300余家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开展企业数据筛选、企业调研和座谈,将生物科技、电子化工等细分领域的“佼佼者”作为重点吸纳对象,统筹确定关区信用培育重点企业名单,着力打造AEO认证“培育库”。

  “目前我们梯队培育库里有5家企业,我们对不同企业开展前置预判、明确关键控制点的可改善性,指导企业做好前期工作,坚持成熟一家,培育一家,有的放矢,不断提高培育效率。”林宏基介绍。

  AEO企业享受到的另一政策红利是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在AEO认证企业身份‘加持’下,‘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企业还可享受海关为AEO企业提供的加工贸易保证金免除担保优惠措施,为公司开拓国际市场、获得国际订单增加了筹码。”江讯说。


保税物流持续增长

  一辆辆集装箱车有序地进出,车间内的工作人员熟练地加工产品,供应链企业工作人员忙着办理报关手续……走进梅州综保区,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前5月,梅州综保区实现进出口额约17.44亿元,同比增长215.5%,增长率在全国160个综保区中位居第十,在广东13个综保区中位列第二,增势强劲。

  持续增长的数据背后,是活力迸发的货物贸易。今年以来,梅州综保区保税物流业务稳步增长,前5月保税物流进出口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10%。

  “针对通关、业务等方面的问题,梅州海关和综保区管委会都给予细心指导和帮助。今年公司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从货量来讲,相较去年有很大幅度的提升,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完成进出口额3亿元,1—5月已经完成80%左右,同比增长150%。”梅州市海岸供应链管理公司副经理叶锦峰表示,作为最早一批落户梅州综保区的物流企业,目睹了这里的快速发展,梅州综保区管委会和梅州海关的用心服务,不仅为企业开展业务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便利,也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做大做强进出口贸易的信心和决心。

  随着二期建设临近尾声,梅州综保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目前,园区共有1栋综合服务楼(设有海关报关大厅和政务服务中心)、6.5万平方米配套创新创业孵化园、6栋标准厂房、4栋保税仓库,供企业“拎包入驻”,同时在一期围网内谋划建设一批高标准厂房和冷链物流仓库,保障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需要。

  招商方面,梅州综保区围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研发、跨境电商等保税业态实施精准招商,成立招商引资工作专班每月赴珠三角、长三角、海西区等地招商,加强与6支市级招商队沟通协作,积极引荐企业到梅州综保区考察。

  今年前5月,梅州综保区外出招商12批次、对接企业80多家,参加宣传推介会4场、举办招商推介会2场,同时成功邀请京东物流、东方创新、中铁建投资集团、候鸟供应链等120多家企业到梅州综保区、梅州国际陆港考察、洽谈,并保持了有效对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在深圳罗湖举行的梅州综保区黄金珠宝产业招商推介会现场,梅州综保区管委会与深圳市金禹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现场共签约意向项目4个,预计年产值约6.5亿元,进出口总额约10亿元,包括黄金首饰加工、人造钻石培育加工、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类型,将有力加快梅州综保区构建布局合理、产业多元、创新发展的保税新业态,全力助推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和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6月25日,梅州综保区内共落户企业32个(加工制造11个、国际贸易5个、跨境电商4个、供应链及报关物流服务12个),总投资约6.67亿元,已投产运营和提供服务的企业27个,正在洽谈项目16个。梅州国际陆港累计运输2000多个标箱,货物包括冰箱、工艺品、头盔、电视架、铜箔、石英石、电解铜、陶瓷等,货值约3.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