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城社工站在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继续得到了新城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聚焦民政主责主业,运用专业方法,主动对接需求,提升民政服务精细化、精准化水平,促进民政领域“老小残弱”等惠民政策落实落地。
一、工作总结
(一)个案救助
根据“一户一档一人一案”要求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开展建档、立卡、造册工作,按照“识别对象一分析需求一制定计划一协调资源一专业介入一跟踪问效”的程序提供社会工作专业个案服务,协助落实国家民生保障政策,推动“五社联动”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1)特困户芳姨因肢体二级残疾,双腿无法站立行走,只能依靠附有轮胎的木板移动身体,与90岁高龄的母亲共同居住在老祖屋,需其母亲协助日常生活起居。家中有六兄弟姐妹,其大姐同为持证肢体二级残疾,家中生活困难,经济压力大。
●在社工协助下成功申请特困人员供养金,与母亲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有效缓解了经济压力;
● 在社工的多次探访及鼓励下,加强了与家人、邻居的交流和沟通,逐渐养成了乐观积极的心态,对病情恢复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2)服务对象李伯为独居孤寡老人,至今未婚无子女。除了每月领取特困人员供养金外,日常靠捡废品为生补贴生活费用。其居住地为老祖屋,现已被判定为危房。室内外多杂物堆放,有异味,雨季有房屋漏水隐患。
●在社工协助下成功申请了特困人员供养金,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缓解了经济压力;
●社工在节假日和梅雨季节等特殊时期多次上门探访,询问其身体、经济和住房等情况,满足了其精神抚慰和关爱照顾需求,使其充分感受了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3)蔡某本人因言语残疾二级,身体患有基础疾病比较虚弱,平时讲话及行走不太利索,其儿子在家待业,孙子还在读小学,家庭经济支出大,生活比较困难。
●在社工介入后,案主性格有了很大改变,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并分享自身的兴趣爱好;
● 社工鼓励案主坚持手工制作,并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为案主宣传,现在案主的手工生意逐渐有了起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
(二)建档入户
新城社工深入村居,协助镇(街)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等民政服务对象进行全面核查,分类分级建立台账,实现动态管理。截至2023年12月,5个社区中登记在册的服务民政对象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对象75户共126人;特困人员13户共14人;残疾人318人;困境儿童43人;留守儿童4人;特殊困难老年人5人。针对新城办事处辖区内的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在2023年12月底实现入户率100%,建档立卡造册率100%,一户一档。
(三)小组活动
梅县区新城社工站社工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术与方法开展了4场小组活动,促进团体或小组及其成员的发展。为进一步帮助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2023年5月31日,梅县区新城社工站开展主题为“巧手慧心 快乐相伴 ”—— 困境儿童六一手工小组活动,为新城办辖区内的困境儿童送去关怀和温暖,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2023年6月20日,新城社工站在梅州市梅县区新城办事处社区康园中心开展的“携手同行·共享美好”残疾人互助支持小组活动圆满结束。本次小组活动通过组员相互交流、七巧板拼接、集体制作水果拼盘等环节,给残疾人提供能力建设的支持服务,帮助实现“助人自助”,推动残疾人社区性融合、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
(1)为了进一步丰富新城辖区内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2023年9月7日,新城社工站在梅州市梅县区新城办事处社区康园中心开展“心灵手巧,共筑梦想”的残疾人手工小组活动。本次小组活动以手工制作为契机,通过搭建残疾人之间交流、学习和展示的平台,让残疾人体验动手的快乐、感受生活美好的同时,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了自我发展,进而增强人际关系、提升自信程度、实现自我价值。
(2)“关爱无陷,守望相助”残障人士生活技能提升小组活动于12月22日在新城社工站圆满结束。这次小组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残障人士的生活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一系列的讲座、实践操作和互动游戏,参与者们掌握了实用的生活技能,如独立出行、烹饪、家居安全等。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关爱残障人士的重要性。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多有益的活动和服务。
(四)社区共治
新城社工站于2018年2月成立梅县区新城办事处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截至2023年12月底,共计发展了321名志愿者,志愿服务总时长达51108.57小时,其中培育了17名民政对象及其家属为志愿者,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有序推动了各社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
(1)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宣传社会工作专业作用,展示社会工作发展成果,做好“五社联动”助力未成年人保护和老年人服务有关工作,根据《梅州市民政局关于组织开展第十一届岭南社工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梅县区新城社工站积极开展相关宣传活动。3月18日,围绕推进“五社联动”,关爱“一小一老”宣传主题,梅县区新城社工站全体社工联合社区骨干志愿者及嘉应学院志愿服务团队,在新城社工站正式启动了“敲门行动”暨岭南社工周宣传活动。
(2)5月20日,在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梅县区新城社会工作服务站“心手相连”残疾人家庭关爱计划启动仪式在华侨城广场顺利举行, 本次项目由广东省雁洋公益基金会资助,服务主体为新城办辖区内残疾人及家庭,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关爱残疾人家庭身心健康,提升残疾人家庭应对困难和挑战的信心,挖掘其潜能,协助恢复社会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3)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政策知晓率,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工作“惠民生、解民忧、保稳定、促和谐”的重要作用。5月26日上午,梅县区新城社工站联合华侨城社区在华侨城广场开展了“社会救助惠民生 政策宣传暖民心”政策讲解与咨询活动,积极营造社会关心关爱保障困难群众的良好氛围。
(4)为充分发挥普法宣传作用,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知法、学法、懂法方面的意识,提升残疾人家庭对相关政策的了解,切实维护合法权益,6月6日上午,梅县区新城社工站联合程江社区开展了“扶残助残,有你有我”的社区救助政策讲解与咨询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群众了解了党和政府的各项助残惠残政策,给残疾群体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弘扬了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营造了全社会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
(5)为了传承端午佳节传统文化,发扬助残扶残优良传统,丰富残疾人家庭文化活动内容,提高他们的参与和动手能力,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梅县区新城社工站于2023年6月21日在梅州市梅县区新城办事处社区康园中心开展“端午飘香,'粽'是情”——志愿助残服务活动,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过好传统佳节的同时,更营造了关爱残障人士的良好社会氛围。
(6)根据社工前期的调查走访,发现新城办的留守和困境儿童在儿童发展问题上面临着缺少有效成人陪伴、缺少情感回应、缺少健康照顾、缺少榜样示范等隐形贫困问题。为此,新城社工站精心制定暑期儿童活动方案,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开展“缤纷暑假·护苗成长”暑期困境&留守儿童关爱系列活动,引导辖区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文明、愉快、有意义的假期,营造关心关爱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7月10日上午九点,新城社会工作服务站社工和大学生志愿者共同迎来了前来参与暑期活动的儿童,正式开展“缤纷暑假·护苗成长”暑期困境&留守儿童关爱系列活动。
(7)为了进一步加强新城辖区内的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残疾人及其亲属化解负面情绪,帮助其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养成积极乐观、健康的心理状态,2023年7月15日上午,梅县区新城社工站特邀国家高级心理保健师周静波(波哥),在站内开展主题为“健康生活,从心开始”的关爱残疾人心理健康讲座活动,使残疾人及其亲属深入了解了自身的身心健康重要性,掌握了一些情绪调节的方式方法,更有利于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树立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拥有健康美好生活,共享和谐社会成果。
(8)为进一步理解、尊重、关爱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高社区群众对他们的关注度,2023年8月9日上午,梅县区新城社工站联合梅州日报社、梅县区委组织部、梅县区委宣传部、梅县区纪委、梅县区残疾人联合会及富贵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富贵社区新城文化活动中心开展“社会救助解民忧,政策宣传暖民心”政策宣传活动。通过本次政策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群众的知法、学法、懂法意识,号召更多社区群众关心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
(9)为了在新城办辖区营造“友善”的残疾文化,构建“友善”的残疾人价值观,确立残疾人社会工作新理念,构建新型残疾人社会工作,2023年8月14日上午,梅县区新城社工站在新城办事处社区康园中心开展了“众爱助残,你我同行”关爱残疾人家庭心理支持志愿服务。通过本次活动,引导残疾人树立积极阳光的心态,提高残疾人家庭自我处理困难的能力、自我照顾的能力、向他人倾诉和沟通的能力,给残疾人家庭提供情绪支持,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
(10)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区党委、政府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广东省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持续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工作要求,梅县区新城社会工作服务站根据各级党委、政府有关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兜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等有关政策部署精神,加大社会救助各项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度,保障社会救助政策有效落实。8月23日上午,梅县区新城社工站联合梅县区残疾人联合会、西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西桥社区乌廖沙广场开展了“双百社工进社区,民生服务暖民心”政策宣传活动。
(11)为了进一步强化新城辖区内的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残疾人及其亲属化解负面情绪,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帮助其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养成积极乐观、健康的心理状态,2023年9月18日上午,梅县区新城社工站在梅县区新城办事处社区康园中心开展了主题为“关注心灵、为爱行动”残疾人心理援助公益讲座。
(12)为了关爱残疾人及营造“友善”的残疾文化,构建“友善”的残疾人价值观,进一步加强新城办事处的残疾人健康服务和管理工作,在新城办事处的支持下,新城社工站通过链接医疗资源,联合梅县区各大医院于9月22日上午在华侨城广场为辖区内的残疾人及其家属开展义诊服务。
(13)为了加强残疾人的正式和非正式社会资源,在“双节”来临之际,梅县区新城社工站社工们组织社区志愿者一起参加“暖心关怀护安康,邻里互助情意浓”中秋暨国庆志愿帮扶活动。通过这次的入户探访活动,丰富了残疾居民的文体生活,增进了社区邻里关系,营造了睦邻和谐的氛围。此次活动不仅锻炼了残疾居民的手脑协调、语言交流能力,让他们大方自信地在人前展示自己,还让他们从中获得社会功能的重塑与康复,让残疾朋友在家也能感受到浓浓的中秋、国庆节日氛围。
(14)为了创造包容和平等的社会环境,消除社区居民对残疾人的歧视和排斥,让残疾人能够真正地融入社会,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帮助残疾人实现自己的潜能,提高生活质量,梅县区新城社工站在11月11日开展了“心路同行,守护健康”残疾人心理健康户外活动,通过组织户外活动、鼓励残疾人及家属共同走出家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残疾人及家属普及健康生活知识。
(15)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温暖祥和的节日气氛,2023年12月14日,梅县区新城社工站社工联动社区妇女和大学生志愿者力量,在梅县区新城社工站开展以“甜甜汤圆 温暖冬日”为主题的冬至志愿者关爱活动,并为辖区内的老人、妇女和小孩等群体送上爱心汤圆。此次活动是双百社工为社区居民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旨在增进志愿者之间、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弘扬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对构建和谐社区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让双百社工更加深入了解了社区居民的需求和诉求,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方向。
(16)为了更好地总结项目成果、宣传关爱残疾人的理念,向所有支持残疾人事业的人表示感谢并展望未来,2023年12月23日上午,梅县区新城社工站“心手相连”新城办残疾人家庭关爱项目结项仪式在新城办富贵社区夏氏祖屋顺利举行。结项仪式上,主持人杨社工回顾了“心手相连”新城办残疾人家庭关爱项目的开展缘由、实施过程并总结了项目成果。随后,新城办党工委委员廖毅扬为本次活动致辞,杨社工邀请残疾人代表和社工代表相继上台发言,在总结项目成果的同时,让现场群众对残疾人所面临的需求和挑战、对社会工作及残疾人家庭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与了解。
(五)人才培养
为构建学习型团队,新城社工站社工每月按时参加专业督导,并通过开展“共学”内部学习会等活动,通过具体的案例或参考优秀站点的做法,系统化录入家庭信息表、服务对象信息表等信息,完成绘制家庭结构图、民政对象分布图等,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今年有1名社工考取助理社会工作师证,实现站点社工持证率100%。在政策实践方面,新城社工站积极学习督导传达的“双百”专业理念和有关政策,并定期向镇(街)领导汇报专业成效,保证“双百”社会工作的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