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全省乡村振兴“万企兴万村”现场推进会在梅州召开。当天上午,与会领导嘉宾深入梅县区丙村镇溪联村,雁洋镇阴那村、长教村,丙村镇红光村现场调研考察,共商村企融合、携手振兴大计。
雁洋镇阴那村:村企携手抓整治 风貌提升促发展
阴那村概况
阴那村位于雁洋镇东北部,绿水青山、风景秀丽,辖上村、下村2个自然村,共201户940人,是雁洋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主体村。近年来,阴那村在广东华银集团有限公司帮扶下,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整村推进民房风貌提升,全面改善乡村风貌,打造特色旅游示范乡村。
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3.5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2万元,与帮扶前相比,分别增加15.5万元和8500元。先后荣获广东省生态示范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梅州市十佳旅游村等称号。
帮扶企业情况简介
广东华银集团有限公司是广东省优秀民营企业,公司以医药科技和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形成医药科技、精致高效农业、林业、旅游业等多业并举、互动发展的格局,先后获评广东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该公司研发的核酸检测试剂盒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积极贡献。
帮扶思路、措施及成效
广东华银集团有限公司与阴那村结对帮扶,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灵光寺、阴那山五指峰景区等旅游资源,通过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企业主推、村企共享的方式,帮助村民开展民房风貌整治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美丽经济,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政府主导。按照“先整治、后提升”思路,以控增量、减存量、建示范为抓手,出台了《梅县区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实施细则》《全域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与评价指南》等,加强农村建房监管,从源头规范农村自建房;编制了《梅县区新农村客家民居建筑施工图集》,免费向村民提供建房方案,按照“白墙青瓦斜顶”的客家建筑风格,指导村民开展民房风貌整治提升。
二、群众主体。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发动村民开展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在房前屋后、村道以及农田、菜园周边见缝插绿,打整农家菜园、果园,形成了一批小花园、小菜园生态小板块。充分发挥村中妇联组织和妇女同志作用,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推动庭院人文美、门庭美、居室美、厨厕美和庭院洁化、序化、绿化、美化“四美四化”,使庭院内外景致、环境协调一致,创建了10户美丽庭院示范户。鼓励引导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营造了文明和谐新风尚。
三、企业主推。按照“企业支持、群众参与”的方式,投入3000多万元全面完成人居环境整治,其中华银公司捐资1000万元,整村推进253座2.78万平方米民房风貌整治提升。同时在村内建成了老人活动中心、文体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推动阴那村实现生活环境宜居、民居风貌统一。
四、村企共享。乡村风貌提升为阴那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华银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导村民发展茶叶种植,打造“一村一品”绿色生态产业。全村种植茶叶3850亩,辐射带动农户156户,茶叶年产量35吨以上,产值达6900多万元。企业投资500万元在灵光寺景区建成购物一条街48间店铺,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交由阴那村委会统一经营管理,租金收益全部归村委会所有。同时,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推动当地旅游业和客家土特产市场发展,实现村集体和群众经济稳定增收。
雁洋镇长教村:实施农村改革 实现村企共赢
长教村概况
长教村位于叶剑英元帅故乡梅县区雁洋镇,辖长教和桥溪两个自然村,共336户1442人。长教村以农村改革为引领,引进广东宝丽华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打造了雁南飞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桥溪古韵”景点,实现了荒山变茶田、林区变景区、古村落变旅游区。目前,长教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帮扶前的153万元增至32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帮扶前的2.2万元增至3.6万元。近年来,长教村获评国家级生态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等荣誉称号,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帮扶企业简介
广东宝丽华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电力、现代农业、商业贸易、旅游开发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旗下有宝新能源、客商银行、绅浪服饰、雁南飞茶田景区等10多家骨干企业,是梅州市纳税大户和支柱性标杆企业。
梅州雁南飞茶田景区,总占地667公顷,种植了优质茶叶、水果3100多亩,园林绿化900多亩,成功研制了金单枞乌龙茶、金桂兰乌龙茶等12个系列茗茶。景区以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和生态优美的旅游文化为内涵,形成“旅游+农业”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帮扶思路、措施及成效
长教村遵循叶剑英元帅“靠山吃山,吃山要养山”的嘱托,在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基础上,与广东宝丽华集团有限公司结对帮扶,通过盘活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农民变工人、村民变股东、村庄变景区,形成乡村特色资源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长教模式”。
资源变资产。长教村以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为导向,集约村内1.5万亩山林和1200亩水田、旱地,租赁给企业建设生态茶园和开发生态休闲观光、客家特色文化旅游景区,打造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农民变工人。企业以“公司+农户”的方式,春、秋农忙时节,聘请大量村民采茶制茶。通过茶叶种植、酒店服务、景区管理等提供就业岗位300个,间接增加岗位800多个,村中劳动力实现100%就业。
村民变股东。村集体和村民将土地租赁给企业,按水田每年每亩800斤干谷、旱地每亩500斤干谷的市场价折款收取租金;桥溪村民以古民居作为“股份”,与企业共同保护开发桥溪古韵景区,实现了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长教村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景区年营业收入超1亿元。
村庄变景区。宝丽华集团不忘反哺群众,积极支持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筹资1.1亿元高标准建起了凸显“圆融”文化特色的长教农民新村,完善了老人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环村公路、医疗所、自来水工程等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了村庄环境,形成美丽乡村大景区。为保障乡村长效发展,企业出资9500万元设立了长教村公益基金,每年收益全部用于村民福利支出,建立了老人福利金和学生奖学金制度,实现了幼有所学、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生活富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