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梅县区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示展演活动在松口镇移民纪念广场举行,将非遗艺术带进群众生活,提升群众对非遗保护的了解和参与热情。活动现场,客家山歌、五句板、杯花舞、提线木偶戏等富有客家特色的非遗项目展演节目轮番上演,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观众席中喝彩声此起彼伏。不少非遗传承人在表演中与观众现场互动,让大家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次活动旨在宣传展示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成果新进展,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接下来,梅县区相关部门将积极开展一系列非遗展示展演进农村、进景区、进学校的活动,进一步加大对非遗项目的挖掘与保护,持续推进客家文化生态修复项目的建设工作,助力我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梅县区在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果,截至6月19日,梅县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62处,其中国家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24处,市级文保单位33处,县(区)级文保单位17处,可移动文物藏品共7136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9类63项,其中省级代表性项目4项、代表性传承人2人,市级代表性项目13项、代表性传承人9人,区级代表性项目46项、代表性传承人7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