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松口古镇
地处闽粤两省的交界处
位于梅州市梅县区东北部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已有千年历史
是历史上商业贸易繁荣之地
著名的华侨之乡
千年古镇松口镇(连志城 摄)
这里是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
无数客家先民从这出发
走向世界各地
这里的人文独具魅力
梅州文十景之一的
“元魁塔及中国移民纪念广场”
火船码头
沿街悬挂着的旧式招牌
南洋风格的连片骑楼
充满年代感的广告画
......
都印证着松口的历史瞬间
诉说着悠久的故事
元魁塔
元魁塔选址在梅溪出口“狮象把水口”处,依崖傍水,气势雄浑,为明末翰林院编修、东宫侍讲李二何倡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历时10年才竣工。1989年,元魁塔被确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谢宝金 摄
元魁塔塔高41米,塔门坐东南朝西北,为八角形平面布局的仿楼阁式九层砖石塔。塔的最顶端,嵌有底径约1米半、重达万余斤的铁铸宝葫芦。塔底层以方块花岗石作基础,其余各层为青砖砌筑,二至八层均有两两对开的四个瞭望口,隔层对应,错落有致。
连志城 摄
连志城 摄
中国移民纪念广场
中国移民纪念广场是为纪念19、20世纪离开中国前往印度洋群岛的中国人为当地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松口古镇建立的纪念设施。这里是“印度洋之路”项目的收尾工程,也是“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
宋志锋 摄
连志城 摄
纪念广场中央的纪念碑以“开拓进取、心系家园”为理念,以海外华人“跋山涉水、远渡重洋”为切入点,重点突出松口是客家人“扬帆出海,开拓进取”的始发地,同时也是客家华侨们的回归地,充满浓厚的乡情与亲情。
连志城 摄
纪念碑上的“客家南迁图”刻画的则是客家先祖们举族南迁的壮景,与“渡口码头”远渡海外的浮雕图交相辉映,共同体现客家人“永远在路上”的进取精神,同时传递客家人“心系故土、回归故土”的家国情怀。
火船码头
火船码头,就是当年客家人登船出南洋的地方,根据历史记载,在商业鼎盛时期,松口有1000多家商铺林立。而码头最繁华的时候,有300多条船只在这里停泊,6000多名旅客从这里出发。
连志城 摄
松江大酒店为20世纪初梅县地区最大的旅店,也是当年众多华侨曾落脚的地方。历经近百年风雨,松口大酒店依然屹立挺拔,不但见证了古镇街区的兴衰,同时也见证了当年广大华侨背井离乡、远涉重洋的悲欢离合。
李子莹 摄
在松口古镇
还有很多特色美食等着你来打卡
走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
买一块当年下南洋人们的必带口粮企炉饼
再来一份香喷喷的鱼散粉、炸肉丸…
最后喝一晚热腾腾的羊醋汤
离开松口时
你可能不止胖三斤~
企炉饼(李育 摄)
炸肉丸(向上 摄)
鱼散粉(李育 摄)
羊醋汤(李育 摄)
现在来到松口古镇
有一抹“丰”景
你绝对不能错过
那就是梅州金柚
梅县区是“中国金柚之乡”
种植金柚历史悠久
李子莹 摄
梅州金柚
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曾获评中华名果、岭南十大佳果、
广东十件宝、广东人民最喜爱的土特产
梅县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也造就了其独特的品质
不仅肉厚爽脆,而且细腻无渣
一口咬下去
清甜如蜜,满口爆汁
根本停不下来!
李子莹 摄
李子莹 摄
不管是自己吃
还是送给亲戚朋友
都是不错的选择
玩累了
就到梅州市五星级民宿
外婆家·仁寿庄围龙屋民宿吧
住进半月形围屋里
体验客家人日常家居生活
感受客家乡土风情
仁寿庄位于梅县区松口镇,是传统客家围龙屋,三堂两横一围龙一附杠布局,占地面积9205㎡,建筑面积约2200㎡,由旅印尼泗水侨商傅锡荣、傅可英昆仲兴建于1926年,雕梁画栋,保存完整。
李子莹 摄
李子莹 摄
仁寿庄后裔本着保护客家传统古民居的心态,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改造理念将其改造为民宿,于2019年11月建成对外开放,是梅州市第一家围龙屋改造而成的特色民宿。
李子莹 摄
民宿有11套客房(15张床位),按客家传统乡土材料装修。配套设施有停车场、绿地、餐楼、游泳池、书屋、娱乐室、棋牌室、茶室等,均免费供客人使用。
地址:梅县区松口镇圳头村山子下
电话:13502379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