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畲江镇聚焦“百千万工程”这项“头号工程”,一体谋划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全域乡村振兴和美丽圩镇示范镇建设,通过“四点”发力,全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壮大镇域经济,打造“宜居宜业·活力畲江”。
记者林雪媚:“游走在畲江镇,在产业园区,谈创新发展;在广袤乡村,议产业振兴;在美丽圩镇,提幸福指数。今天‘百千万工程·镇村行’来到活力畲江,让我们一起去探寻畲江的发展足迹。”
在广东欣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两条全自动SMT生产线高速运转,每天可生产空调、洗衣机、智能马桶的控制板超万片。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自落户畲江以来,当地党委政府提供“一站式”服务,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今年实现产值翻番。
广东欣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云:“当地政府以及园区这一块也对我们的帮扶力度非常大,像在前期企业审批流程手续上,他们都是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和上门服务,让我们整个项目从落地到生产只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就完成,政府的这种高效工作让我们企业有了很大的信心。”
营商环境好,企业活力足,地方经济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畲江镇牢牢抓住实体经济这个“关键点”,始终把“四上”企业培育发展工作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推动辖区企业发展壮大、“入规入统”。目前畲江镇共有“四上”企业47家,今年拟培育“四上”企业11家。
在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培育“四上”企业的同时,畲江镇还不断壮大镇村特色产业。在太湖村,伴着轰隆隆的机器声,一片片泥土不断翻转过来,一块块“湖洋田”被改造成“希望田”。
广东畲穗丝苗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方:“由‘小块田’变‘大块田’,主要通过和农民‘土地入股’共同开发,将田边填平,方便机械耕作,整个太湖1400多亩全部改造,把‘湖洋田’变成良田。”
据了解,畲江镇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小块田”变“大块田”改革,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并动员乡贤企业、合作社、经济联社等共11个实施主体,通过“产业联盟”和“实施主体+基地+农户”等形式,大力实施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项目,发展当地特色农业,打造广东畲穗丝苗米产业园。
广东畲穗丝苗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方:“很多方面都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包括撂荒耕地、产业园改造、设备方面。目前,种植畲穗丝苗米的面积超过一万亩,其中畲江占大部分,联农带农有512户签约畲穗丝苗米种植水稻,今年产值大约3000万。”
同时,畲江镇大力推动商贸服务、编织工艺、夜市经济等特色产业升级壮大,全面激发特色产业活力,持续为推进“百千万工程”赋能。
梅县区工艺品行业协会会长刘国南:“我们这个行业协会今年的产值2.2亿左右,所有的半成品都是发到畲江的千家万户去做,高峰期的时候几千人甚至近万人都会参与。党委政府几十年来都给整个编织行业非常大的支持。”
记者林雪媚:“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特色产业的同时,畲江镇还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以及美丽圩镇建设。在畲江镇一横街,柏油道路宽阔平坦、临街商铺井然有序、外立面焕然一新……回望圩镇变化,不少群众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商户杨先生:“我在一横街这里做生意20多年了,之前这条街道破烂不堪,现在政府这么大力度,重新铺了柏油路,完善生活服务所需,环境有很大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路通则财通,生意也好了。”
畲江社区党支部书记彭映良:“党委政府对畲江美丽圩镇建设非常重视,环境卫生、绿化、市场改造各方面都完善好了,群众感到相当有幸福感。”
一横街的美丽蝶变是畲江镇扮靓圩镇“颜值”的一个生动体现。今年以来,畲江镇结合绿美生态建设,大力实施美丽圩镇建设项目,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房风貌提升和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全力打造连线连片美丽乡村示范带。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发展,离不开平台的建设。坐拥广梅园、梅州综合保税区和梅州国际陆港等国家级和省级重大产业平台,畲江镇党委政府全力支持配合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项目征地拆迁,保障用水用电,确保梅州综保区等项目加快建设,助力苏区“融湾入海”。
梅州综保区二期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张剑军:“巡场路(路面)已经完成了80%左右,围网也完成80%左右,计划年底申请封关验收。在建设过程中,畲江镇政府非常支持我们的征地拆迁工作,镇村干部加班加点做群众工作,征拆工作已经于七月底全部完成,为整个二期的项目建设提供了保障。”
奋进催征、时不我待。接下来,畲江镇将以“头号力度”攻坚“百千万工程”,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宜居宜业·活力畲江”,让群众的幸福指数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中不断提升。
畲江镇党委书记洪伟锋:“接下来,畲江镇将聚力‘百千万工程’,坚持以‘镇有样板、村有特色’为目标,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抓紧抓实美丽圩镇建设,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高镇村基层治理水平,为广梅园、梅州综保区等重大产业平台营造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引进和培育‘四上’企业,持续推进打造畲江产城融合先导区,发挥畲江传统编织工艺产业集聚优势,扶持壮大一批特色农业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