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午,2025年梅县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传达学习贯彻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会精神,以实现“三年初见成效”阶段性目标为新的起点,围绕“五年显著变化”目标任务,始终保持昂扬斗志、顽强作风、赶考清醒,以头号力度攻坚“百千万工程”,把历史机遇转化为推动梅县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会议指出,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坚持以头号力度攻坚“百千万工程”,着力做大县域、做强产业、做特镇村、做美乡村、做活文旅、做优生态、做实作风,凝聚各方力量推动“三农”工作和“百千万工程”实施取得新进展新成效。2023、2024连续两年获省、市“百千万工程”综合考评优秀等次。“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成为全省15个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的县市区之一。他强调,要深化思想认识,以赶考的清醒,锚定“五年显著变化”的目标任务,从点上突破、面上发力、线上拓展,进一步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会议强调,要坚守“两条底线”,在提升“三农”质效上持续加力。全力保障粮食安全,持续增强我区粮食供给和保障能力,抓好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着力提高粮食单产能力;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做好动态监测,深入开展防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深化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全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巩固优势产业,发展精深加工,推动金柚、茶叶等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带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建好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因地制宜做活“土特产”文章,结合土地流转、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引入农业产业联盟,发展订单农业、体验式农业。要做强产业集群,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持续加力。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筑牢产业平台,持续优化完善“一园一区一港一地”产业规划布局;壮大主导产业,落实好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不断发展壮大“2+1”主导产业;狠抓招商引资,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开展精准招商、链式招商、基金招商,保持“一批项目动工、一批项目投产”的招商势头,做大经济总量、经济规模、经济蛋糕。要推动县城提质扩容,在建设新型城镇化上持续加力。完善城市配套,持续完善“一老一小”服务功能,让群众开门即享好学校、好医院、好环境;做旺城市经济,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加快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建好剑英大道中央商务集聚区,同步发展槐岗片区、高铁片区;强化城市管理,用好智慧梅县城市管理平台,让城市有“颜”又有序;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在建设典型镇村上持续加力。巩固提升丙雁松片区,坚持以农兴旅、以旅带农、农旅融合,加快推进丙雁松片区农文旅融合试点建设;连线连片打造乡村风貌带,围绕“东延西扩南展北联中优”思路,以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农房风貌提升、产业导入等为重点,系统谋划、因地制宜、串珠成链,打造更多可感可及的消费场景和旅游业态,形成一批有特色的网红参观点、打卡点,建好和美乡村;加强项目谋划实施,认真学习超长期国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以工代赈等政策,今年内精心谋划实施一批基础设施、美丽圩镇、和美乡村等项目;要突出做优生态,在绿美梅县建设上持续加力。高标准建好人民公园,高质量建好“三江四线”生态景观廊道,高水平管护森林资源,以一河两岸建设为抓手,结合水网规划,形成“万里碧道+公园+节点”的生态风貌,真正发展水经济、做好水文章、提升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挖掘水文化;要激活内生动力,在改革赋能上持续加力。深化县镇管理体制改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力实施避险搬迁工作,打好集成式改革组合拳,破解发展难题、激活发展动能。
会议强调,要坚持党建引领,在广泛发动各方力量上持续加力。提高指挥效能,压实工作责任,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各方面力量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形成百千万干群干“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局面,全力打好“五年显著变化”攻坚战。
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会精神,通报了2024年度省、市实施“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结果、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中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的名单,2024年度梅县区各镇(高管会、办事处)综合考核结果,通报分析2025年度第一季度镇(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解读说明2025年度梅州市“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和非典型镇(街)、村(社区)建设主要目标任务清单,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有关单位和镇负责同志围绕“百千万工程”相关工作推进情况、推动农村工作等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