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第二次党代会提出,要聚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造山区农业现代化样板区。当前,梅县区正锚定“叶帅故里·大美梅县”发展定位,以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精美农村、培养精勤农民为主攻方向,聚力“四强”、提升“四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全力打造广东乡村振兴新典型。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在梅县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石扇园区,工人们在包装区、成品区忙着对金柚进行套袋、装箱打包,并发往全国各地。
梅县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石扇园区相关负责人林绿:柚果预计到元宵节左右就可以销售完毕,销售结束之后,我们会组织社会化服务队和农业肥料的专场培训,全程指导农户进行金柚第一生产线的管理,今年计划完成1100亩的扩种任务。
区党代会提出,要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在做大做强金柚产业的同时,石扇镇还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途径,因地制宜发展石扇咸菜产业。在松林咸菜研发项目部,一排排咸菜晾晒在屋檐下,几位村民正在对咸菜进行清洗、加工。
松林村党支部书记邓荣生:我们以“村集体+农民合作社+公司”的模式,计划投入三百万的资金来发展咸菜产业,目前已投入一百多万元建设厂房和基础设施设备。下一步计划在三月份之前把厂房建成、投产。
当前,石扇镇充分依托优越生态优势,以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为重点,稳步推进金柚扩种工作,参与构建区“两园一轴四片区”发展格局,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石扇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黎国标:我们将围绕石扇金柚、石扇咸菜“一菜一果”两大富民产业,聚力扩面积、提品质、塑品牌,打造面向全国的“果盘子”“菜篮子”,努力打造联农带农强农示范工程,促进共同富裕。
既要口袋富,也要环境美。“促进乡村宜居宜业”是梅县区聚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又一举措,走进雁洋镇对坑村剑英桥头,昔日脏乱的河堤已摇身变成村里的“水系口袋公园”,远远望去,水色澄澈,绿树环绕,成为附近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对坑村党支部书记赖剑辉:下一步的规划是将客都人家到雁洋段对坑村沿线这段环境卫生进行整治,新建休闲健身广场,安装太阳能路灯及监控,推动我们乡村振兴。
此外,雁洋镇成立了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圩镇道路提升和农贸市场改造,着力打造“环境美、产业兴、设施齐、群众乐”的美丽圩镇。
雁洋镇副镇长王良诚:主要焦点是道路,还有沿街立面外貌,以及公共设施的提升,我们专门请了设计团队,让团队进行规划设计,并全程跟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把我们圩镇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圩镇。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接下来,梅县区各级各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区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系统谋划、系统治理,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争创广东乡村振兴新典型。
梅县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永征:接下来,我们会按照党代会报告的要求,实施“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行动。突出金柚主打产业,特别是金柚精深加工,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全力创建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同时以人居环境、三清三拆三整治为基础,以美丽圩镇、民房风貌示范带建设为重点,串珠成链,连线连片打造美丽乡村,实现古村与良田共存,产业与乡村共兴,为打造“叶帅故里·大美梅县”而努力。
(文/温芳兰 曾宏宇 陈嘉霖 叶榕 林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