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各式时令水果争相上市,位于梅县区南口镇的客家一品百果园水果进入成熟采摘期。现场采摘、挑选、包装、发货,新农人严志刚的额头上布满汗珠,脸上挂满微笑。
走进果园,一排排火龙果植株整齐排列,纵横交错的枝条间挂满了果实,红彤彤的火龙果娇羞地探出“脑袋”,等待着游客前来采摘。
正值盛夏,火龙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高温天气促使它迅速生长。工人们穿梭在基地里,剪刀一剪,圆乎乎的果子就从茎杆上落了下来。
“依托地形、气候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火龙果种植产业,目前种植面积20多亩,采摘时间集中在下半年,可以采摘7至9批,今年的收成不错。”严志刚介绍说。
在果园的另一头,一大波新鲜粉嫩的无花果甜蜜来袭。作为近年来水果界的“网红”,无花果在梅州的出场频次比以前多了不少。一身紫红或油绿的皮囊,内里却藏着火红的果肉,镶嵌着无数的小籽粒,待到完全成熟,糖心如蜜,因此被称为“长在树上的糖包子”。
虽然叫做“无花果”,但它其实有花,只不过藏在它的“肚子”里。吃无花果时,掰开以后看到一丝一丝绽开的就是花朵,轻轻一咬会听到很清脆的响声,相比火龙果,它的籽粒更大,也更甜,果肉清脆弹牙,一口咬下去就像是一个糖包子。
“无花果种有1000多株,进入采摘期后每天可采收100斤左右,通过现采现发,以保证消费者吃到最鲜最甜的一口。”严志刚说,水果都从果园基地直供,刚采摘下来的新鲜水果,都会马上进行挑选包装、发货。
“甜!”在品尝了现场采摘的火龙果和无花果后,游客忍不住频频点赞。随着乡村旅游越来越火热,距离梅县城区仅几公里路程的车陂村,近年来成了不少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车陂村的水果帮助农户富了口袋,也为市民休闲生活增添了几分甜味。
作为一个80后新农人,严志刚晒出了黝黑的皮肤,从品种的选择到果园的搭建,再到果树的管理,他对这片土地时刻保持热爱,也沉迷于这片土地上的种植事业。
雄心勃勃的他,将继续在果园内尝试种植新的水果品种,进一步开拓市场。“年轻人,既要爱拼敢闯,更要脚踏实地,种出更多更好的水果,带动农户致富增收。”严志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