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403007215354J/2020-00025 分类:
发布机构: 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0-06-01
名称: 梅州乡村振兴乡村游中国最典型的围屋古村落——侨乡村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06-12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梅州乡村振兴乡村游中国最典型的围屋古村落——侨乡村

发布日期:2020-06-12  浏览次数:-

一条呈“S”形的小河从村庄流过

这里有一个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

村内30多座百年客家围屋美轮美奂

建筑风格多样、各具特色

灰瓦白墙的客家围龙屋

宁静、安详、朴实、自然,一派田园风光

侨乡村

  侨乡村位于梅县区南口镇,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是著名的华侨之乡。侨乡村生态风景秀丽,民风纯朴,有31座美轮美奂、建筑风格多样、各具特色的百年客家围屋。村子三面环山,满眼苍翠,小河淳淳,绕村而建的客家围屋鳞次栉比。小小的村落里,留下了不少百年老屋,百年私塾,百年银杏等客家人百年的记忆和见证。

  清末民初,客家人兴起了下南洋谋生的潮流,侨乡村的许多人也在那个时候选择了背井离乡到东南亚及欧美各国谋生,在外事业有成的华侨,都继承了客家人落叶归根的传统,回到家乡买田买地建大屋。光宗耀祖,小小的侨乡村,因此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客家建筑群落,历经百年沧桑,仍然保存完好。

  

  这些建筑群是当年侨乡村华侨辉煌创业史的见证,是对客家建筑艺术和客家华侨文化的传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南  华  又  庐

  南华又庐是创建人潘祥初,创建于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有“十厅九井”之称,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外观宏伟大方,建筑风格秀丽古香,从历史厚重尘埃中走出来的人文极盛,世界著名量子化学家潘毓刚博士便是创家人后裔。

德  馨  堂

  德馨堂是典型的客家传统民居围龙屋,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为潘氏印尼华侨潘立斋所建造,是一座两堂四横两围龙建筑,半月形池塘投射古代阴阳思想,一排一盖青瓦透着自然朴实。

承  德  堂

  有着百年历史的承德堂(俗称五杠楼),为印度尼西亚华侨潘展初建造,依山而建 ,五合杠式围屋建筑,雕梁画栋,禾坪有一小花园别致而又亲切。

  自  在  楼

  在傍山而建、蛟龙蛰伏的围龙屋群里,有一座其貌不扬的二层砖木结构杠子楼,近百年的历史,旧屋换新颜“棺材屋”成咖啡馆,使命不断更替。

  毅成公家塾

  俗称老校的毅成公家塾,是南口安仁学校由潘氏侨胞潘立斋、潘祥初两先生捐资建造。房前屋内两株鸳鸯银杏古树,后花园一株花香馥郁的白玉兰,守护着这庄重、古朴的建筑百年,桃李芬芳满天下,英才济济皆辈出。

  今天的侨乡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探索出一条农旅文结合的发展之路,立足本地特色资源优势,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着力打造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田园风光和客侨文化为一体的特色侨乡旅游强村。

  干净整洁的乡村小道、宽阔的停车场、现代化的游客服务中心,亲水观光平台等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了村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水平,由此切实改善了村民生活居住环境。

(田间小道)

(鹅卵石小道)

建筑是艺术

亦是文化的载体

亦是生活的写实

喜欢上侨乡村

只需要几秒钟

因为遇见了这座客家围屋博物馆

内容综合整理自:网络、自在桥乡

图片来源:新梅互联、自在桥乡、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