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民俗博物馆位于白渡镇芷湾路一栋并不起眼的民房二楼。走进博物馆,一股沧桑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老钱币、马灯、粮票、秤砣、纺织车、老眠床、钟表、租地契、风车、砻、碓、石磨、米筛、簸箕……一个个烙下时代印记的老物件在馆内有序摆放,让人目不暇接。
粤海民俗博物馆展厅面积有600多平方米,展出藏品500多件,分为“前言”“农耕生活”“客家民俗”“生活用具”“竹藤制品”等板块展区,品种各异,样式繁多。馆内虽然算不上门庭若市,但每一件物件都能吸引观展者长时间驻足。
谈起兴办民俗博物馆的缘由,叶世海娓娓道来。原来,他是白渡镇悦来村人,18岁起就在镇上的农械厂上班,成为了一名技师。1984年,在改革开放浪潮的引领下,他“下海”开办了一家机械厂,主要经营农业机械、水泥厂机械的生产和维护。可以说,他一直与“农”有缘,其内心对于传统物件也是情有独钟。
下海经商有了一定积蓄后,从2005年起,叶世海开始有意收藏一些老物件。近15年来,他总共收集了2000多件老物件,后来家里实在没地方放置,于是在白渡镇芷湾路租了一栋民房作为展厅,展出自己收藏到的其中一部分老物件。
随着藏品的增加,叶世海从起初的兴趣爱好渐渐转变为保护责任。2017年2月,粤海民俗博物馆在梅县区民政局注册登记,同时在省文物局备案。叶世海还系统学习了博物馆法律法规、藏品管理、展览策划和教育宣传活动组织等文博知识。如今,民俗博物馆除了每星期一闭馆,其他时间都免费开放,还积极做好相关的文物保护宣传工作。